中华新闻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简体 | 繁体
 
 中华新闻网首页 >走进大陆 > 社情民意
 
江苏海安:国际刑警来电+逮捕令、管制令…… 尊嘟假嘟(Ο Ο)???
时间:2023/11/14 12:46:58      来源:中华新闻通讯社     作者:王海涛

 (记者:王海涛)“这是你的逮捕令、管制令,不要泄密,按照我说的去做……”

  11月2日中午,江苏海安的夏女士接到一通显示来自马来西亚、波黑、澳大利亚、西班牙等国家的国际长途电话,对方自称是国际刑警,在核对了夏女士的个人信息后,告知其名下的银行卡涉嫌境外一起金融诈骗案件,需要对其银行卡账号进行资金清查,因办案时间紧迫,现将案件移交“江苏南京警方”查办。

  面对手机上四个不同国家的国际长途来电,夏女士不由得一愣,内心质疑这名“国际刑警”身份的真实性时,“南京警方”添加了夏女士的微信,通过视频,夏女士看到对方身穿警服,准确说出其姓名、家庭住址和最近在某银行办理业务的细节情况,通过微信发来了《警察证》、《逮捕令》、《管制令》和她身份信息的截图,郑重告知夏女士,让其主动配合办案,不要泄密,如不按他们所说的去办,民警将上门进行抓捕。

     

图片8.jpg

图片9.jpg

此时,正在上班的夏女士是又急又怕,大脑一片空白,按照对方的指令下载了远程控制软件,后打算去银行将2万元存款转到“安全账户”。恰巧在同一单位上班的亲戚有事找夏女士,但夏女士电话一直打不通,只能到车间寻找,发现了准备离去的夏女士神色异常,立即上前一把拦住,随后联系上驻村辅警席林玉。

 

图片10.jpg

 辅警席林玉迅速赶到现场,了解情况后,席林玉先是安抚夏女士的紧张情绪,告知其正遭遇网络诈骗,千万不要理睬对方,并向夏女士仔细讲解冒充“公检法”诈骗的手段、伎俩,引导她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来电预警和境外电话拦截功能,嘱咐其“不轻信、不透露个人信息、不转账”。

警方提醒:

1.公检法机关不会采用电话、短信等形式办案。  

2.公检法机关不会让公民自行上网查询“通缉令”“逮捕令”,不会通过社交平台发送法律文书和证件等。 

3.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网络中索要当事人的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 

4.公检法机关不存在“安全账户”或“核查账户”,更不会通过电话、网络通知当事人核查资金、转账汇款等。 

公安机关办案有严格的法律程序,办案程序公开透明。如果接到陌生电话,被告知涉嫌犯罪、被通缉、需要转移财产至安全账户时,千万不要相信,这是典型的冒充公检法类的电信网络诈骗。

(图文:吉宏玲   程莤萱)

 


责任编辑:王海涛
0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栏: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闻排行榜
1 西南联合大湾区新红学共建学术研讨
2 贵州三穗:高考“加急”暖民心  
3 吕永兴:中华吕氏起源及其世系谱系
4 江苏海安:学习垃圾分类  共护绿
5 山东枣庄:以常规抓教学  以检查
6 汉宫春·独行
7 初冬
8 江苏海安:国际刑警来电+逮捕令、
9 安徽省利辛县免费为环卫工人做眼健
10 海峡两岸港口城市论坛在深圳圆满举
版权所有@中华时报传媒集团(香港)&中华新闻通讯社所有 咨询邮箱: nsj168@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