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简体 | 繁体
 
 中华新闻网首页 >文化大观 > 文化名人
 
浙江浦江:陈氏一门祖孙四代缘定牡丹画
时间:2023/11/8 20:22:02      来源:中华新闻通讯社     作者:李海良

中华新闻通讯社浙江金华讯(记者:李海良 通讯员:严顺华 刘光云 吴振 陈柳柳牡丹雍容华贵,富丽端庄,是当之无愧的百花之王,在老百姓心中有着美丽、吉祥、富贵的美好寓意,历代文人墨客、诗家画匠都极尽笔墨倾力盛赞,备受人们的喜爱。在浙江省浦江县岩头陈村,有这么一家人,一门四代,都爱画牡丹。

 

我从小就喜欢画牡丹,现在每天花上一个小时时间来作画也是常态。”作为“陈氏牡丹”的第四代,陈旭伟是一名00后的游戏艺术设计师。因酷爱牡丹,家人在房前屋后种了各种各样的牡丹花。陈旭伟从小耳濡目染,如今牡丹画得颇具特色。

1_副本.jpg 

图为陈旭伟(右)和爷爷、父亲共画一幅牡丹 


陈旭伟的太爷爷陈泰山(已故)是上世纪初的乡村“农民画匠”,是“陈氏牡丹”的第一代。陈泰山笔下的龙、牡丹画得好,很早就在乡邻中有不小的名气。逢年过节,当地村民搞迎龙灯、挂灯笼、火炮会,都会邀请陈泰山来作画,画得多了,陈泰山的技艺也渐渐纯熟。

 

那个年代,书画是老百姓精神娱乐的寄托,它像一部收藏记忆的时光机,承载了过往与印记。陈旭伟每次回到老家,看到太爷爷的牡丹作品,依然能感觉到太爷爷挥毫泼墨的那份愉悦和恬静。

 

陈氏牡丹”第二代陈怀德是陈旭伟的爷爷,是浦江县首批从农村走出来的“农民画家”,在当地享有“牡丹大王”的美誉。受其父陈泰山的教导鼓励,一句“这小子画得有模有样”让年逾七旬的陈怀德记忆犹新,亦成为他从事艺术创作的动力源泉。陈怀德年轻时曾拜著名画家吴茀之为师,在用笔用色、布局构思方面深受启发,为了画牡丹,他甚至不远千里跑到洛阳去写生。

 

1995年,浦江县举行第一届书画节。浦江县政协科教文卫和文化文史学习委主任何金海回忆时说:“政府专门规划建设了书画一条街,用来专门举办书画节,这给农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书画有了新市场。”书画街的建设,不仅方便了书画爱好者就近学习交流,也让很多农民画家从中收益。陈怀德也趁机把画室从岩头陈村搬至书画街,他的牡丹画创作迎来了新机遇。

 

童年时,陈旭伟每次到书画街爷爷的画室,总会见到很多人围在爷爷的画桌旁,静静地看着他泼墨作画。爷爷创作的牡丹画,五彩斑斓,挂满了80平方米的画室,成为陈旭伟孩童时难忘的那抹色彩。

 

后来,“陈氏牡丹”第三代传到陈旭伟的父亲陈文星手中,陈文星从祖父两代的传统牡丹画中守正创新,取得不少成就,被冠誉为“牡丹王子”。在父辈的教育指导下,陈文星不断学习钻研,临摹古代名家画作的同时,还不忘向现代的书画大家取经,积极参加国画艺术高级研修班,拜中国美院的著名教授为师,力求创作技法、创作风格的突破和完善。

 

“2014年,浦江与中国美术家协会合作举办了书画节。至此,原先三年一届的书画节办成了一年一次的全国书画盛宴,促进了浦江很多书画家走上更高的舞台。我对牡丹画的理解,也在这个过程中,融合了各大学派的理念和思想,让我受益匪浅。”陈文星说。

 

前不久,陈文星创作的折扇作品《牡丹》被赠予了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安德鲁·帕森斯;《星空》、《诗画浦江》等作品分别入选“万年上山·诗画浦江”书画作品晋京展和“万年浦江”2023·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从陈泰山到陈怀德,从陈文星再到陈旭伟,四代痴迷画牡丹,在浦江书画史上也较为少见。对此,陈旭伟颇感自豪也格外珍惜,父辈们对牡丹创作的热爱和坚持不懈,不仅成为陈旭伟的人生信条,更让他产生了要将此世世代代传承下去的使命感。“希望以后的儿孙们也能喜欢画牡丹,我能手把手地教他们。”陈旭伟说。

 

牡丹,是陈旭伟一家四代人的传承和归宿。书画,是浦江这座小城的生命和灵魂。陈旭伟和他的父辈们,见证了浦江书画产业的发展和兴替,亲历了书画文脉的传承和创新。我们相信,在无数青年才俊的接续奋斗下,百年书画兴盛定会薪火相传、熠熠生辉。(文中图片由浦江传媒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李海良
0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栏: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闻排行榜
1 浙江浦江:陈氏一门祖孙四代缘定牡
2 今日南沙新风采:先进“智造”惊世
3 世界斯诺克国际锦标赛第三赛日:特
4 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延安精神宣讲
5 做师生成长的引路人 ——记湖南益
6 世交新遇:看“三希帖” 与郑源重
7 海尔洗衣机: 世界第一品牌的制造
8 深圳前海出台国内首部区域性投资者
9 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盛典11月21日
10 开在中介门店里的图书馆,“让孩子
版权所有@中华时报传媒集团(香港)&中华新闻通讯社所有 咨询邮箱: nsj168@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