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在香港成功举行,该峰会由香港金融管理局主办。此前并不在已公布嘉宾名录中的中国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出席峰会,并向全球金融界及全球投资者释放了中国资本市场将不断深化制度型开放的强烈信号,这也是一周前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之后,中国内地首个部级金融高层莅港讲话,梳理近几年来,此种情况并不多见,已引起海内外投资者普遍关注。 当天,中国A股沪指虽微跌1.14点,但尾盘拉升明显,成交量也较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之前的市场有所回温。恒生指数当日下跌296点多,市场预期暂未有表现,但做空成交量有减弱趋势。 

王建军当日表态:“刚刚结束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我们一定会落实好中央的决策部署。”他透露,下一步会持续加强与境外市场的互联互通,落实好新的境外上市规则,吸引更多境外机构到内地资本市场展业,中国证监会也会积极参与资本市场的国际治理,不断深化资本市场的制度型开放。 王建军续指,只要是有利于香港资本市场、有利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巩固和提升的事情,中国证监会都会全力以赴。据王建军介绍,中国证监会将从落实好境外上市新规让内地企业更加便捷高效地赴港上市、进一步深化互联互通、积极推动在港股通中增设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支持香港推出国债期货及股指期权、和香港监管机构加强合作打击违法违规等方面,支持香港资本市场建设,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我国经济腾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法宝,也必然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内地资本市场本身就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一直靠着改革开放不断发展壮大。”王建军说,证监会积极支持境外优质主体依法投资入股境内证券基金经营机构,鼓励外资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发挥专业化、特色化优势,积极参与中国资本市场。在行业开放上,证监会初步实现了金融机构外资持股比例取消的限制。
“2023年,证监会新批了一家外商独资的证券公司,批了三家外商独资的基金公司,批了两家合资基金公司转为独资的基金公司,还批了一家独资的期货公司。到目前为止,外商独资或合资的证券公司已经达到18家,基金公司达到51家。外商机构再申请,我们也在依法合规地进行审批。”王建军说,在产品开放上,比如中日ETF互通机制,由双方分别上市以对方市场ETF为投资标的的基金,推动国际指数“纳A”比例不断提升;拓展境内外ETF 互联互通,持续扩大期货期权特定品种开放,实现在华外资银行参与境内国债期货市场交易,支持香港推出首个A股指数期货等。
针对外界关心的跨境投融资,王建军指出,证监会把对原有“沪伦通”机制进行了双向扩容,在境内扩展到了深交所,在境外扩展到了德国、瑞士等。目前,已有超过20家公司通过这种新的机制在境外发行了GDR。证监会在3月份实施了境外上市监管新规,让内地企业到境外上市的过程更加透明,结果也更加可预期。同时还放宽合格境外投资者准入条件和扩大投资范围;允许已获准进入中国银行间市场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可直接投资沪深交易所债券市场;持续完善沪深港通机制,扩大交易标的范围、优化交易日历安排,外资参与A股便利性稳步提高。

资本市场既要开放,也要安全。王建军对此表态,中国证监会会加大与世界各市场的监管合作。目前,中国证监会已经与70余个国家或地区的证券期货监管机构签署了双边合作备忘录。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与美国监管机构也于2022年8月26日签署的中美审计监管合作协议,在相互尊重、平等对待、专业合作的前提下开展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