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开发银行前副首席经济学家庄巨忠10月28日在发布《IFF2023年全球金融与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时表示,由于各国大幅收紧货币政策以遏制通胀,2023年的全球经济增长会比2022 年有所放缓。 
目前全球的共识是:2023年全球经济将增长约3.1%,低于2022年的3.4%(使用按购买力平价汇率计算的国家权重)。其中发达经济体将增长1.5%,发展中经济体将增长4.1%。预计2024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1%,其中发达经济体将增长1.3%,发展中经济体将增长4.3%。 在主要区域经济体中,亚洲发展中国家2023和2024年均将增长5.2%;欧盟将分别增长0.8%和1.5%;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是2.4%和2.4%;中东和北非是2.9%和3.2%;北美是1.9%和1.2%;撒哈拉以南非洲是3.6%和4.1%;东盟是4.6%和4.9%;金砖国家是4.9%和4.6%;G20集团是3%和2.9%;“一带一路”经济体2023年、2024年将分别增长3.7%和3.9%。 在主要经济体中,美国经济2023年预计将增长2%,稍低于2022年的2.1%。2024年预计美国经济增长放缓至1.2%。美国面临的主要风险在于,如果货币紧缩结束得太早,通胀会再度飙升;如果货币紧缩结束得太晚,经济又会陷入衰退,银行倒闭可能加剧金融的不稳定。 在欧盟三大成员国中,法国经济在2023年和2024年预计将分别增长0.9%和1%,德国经济2023年预计将萎缩0.4%,但2024年预计将增长0.9%。由于潜在的通胀压力仍然很大,欧洲央行预计会在2024年将利率维持在当前水平。 报告预计,中国经济2023年和2024年将分别增长5.2%和5%。这得益于中国政府在7月下旬推出了包括放宽购车限制,鼓励购买新能源汽车;支持首套购房者和改善性购房需求;增加家装和家用电子产品的消费;促进体育、娱乐、外出就餐、旅游和健康服务消费等20项措施,有效促进了经济增长。 报告同时强调,全球经济前景仍存在下行风险:通胀压力可能会更加持久;金融困境可能会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和加深;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地缘经济和金融分裂;中国经济增长可能低于预期。 报告建议全球的政策重点应包括:继续遏制通货膨胀,同时保持金融稳定,实现全球经济的软着陆;致力于重整公共财政,同时保护弱势群体;加快结构性改革,消除长期增长的制约因素;加强国际合作,奉行多边主义应对共同挑战,包括减少贫困、保护环境和减缓气候变化、解决跨国冲突和缓解地缘政治紧张局势。 国际金融论坛(IFF)是非营利、非官方的独立国际组织,2003年10月由中国、美国、欧盟等G20国家以及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相关国际组织领导人共同发起成立,被誉为全球金融领域的“F20(Finance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