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给港人港企带来了哪些机遇?国务院印发《南沙方案》已有一年多,面向港澳人士和企业会有哪些税收优惠政策?在粤创业的港澳青年感受如何?
8月18日,由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和香港特区政府驻粤经济贸易办事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推广中心共同主办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趋势宣讲会”在广州举行,现场约230名港商、专业人士、青创代表及由香港五大商会组织的2000余人在线上参与了是次宣讲会。
香港特区政府驻粤办主任苏惠思在致辞中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是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最佳切入点,也是香港企业寻找机遇、香港青年实现梦想的地方。“我们今年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推广中心,将协助港人港企抓紧大湾区的机遇,同时鼓励内地人才和企业善用香港开拓发展空间,充分发挥香港‘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平台角色。” 广东省发改委(省大湾区办)二级巡视员苏伟光在宣讲会上指出,“2022年大湾区经济总量突破13万亿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四年多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大湾区发展的重大利好政策,同时高规格、高定位支持横琴、前海、南沙等重大合作平台建设。”他从打造更具吸引力的税负环境、建设大湾区科技和产业高地、强化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深化大湾区规则衔接四大方面,分享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最新进展与成果。
据介绍,去年印发的《南沙方案》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部署。广州市南沙区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李淑臻介绍,过去一年,南沙企业减免税额达4.2亿元,港澳居民申请个税优惠近2000名。 “当前,南沙正积极打造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核心区。”李淑臻表示,南沙出台了“国际化人才特区九条”,联合港澳专业人才机构在三地设立“粤港澳人才协作办公室”,联合引进全球英才;在试点实施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以来,已有约200人享受该政策;全区现已集聚高层次和骨干人才2万余人,实现3年翻两番。此外,南沙还发布了支持港澳青年创业就业“新十条”、出台了涵盖6大产业领域146项境外职业资格认可清单等,为港澳人士在南沙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广东省税务局企业所得税处副处长严浩在介绍中指出,为了让境外人才更便捷地享受内地个人所得税财政补贴,税务部门在自然人电子税务局创新推出了粤港澳大湾区人才税e查功能模块(下称“税e查”),可提供便捷的个税缴税数据的在线查询功能。申请人仅需登录并授权“税e查”后,便可自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大部分地市的网上申报系统,实现个税财政补贴申请全程网上办。为确保纳税人申报顺畅便捷,广东税务部门制定了“港澳税负”计算规则,并创新推出了港澳税负和减免税款的线上测算服务,纳税人只需根据提示输入个人收入数据、享惠条件等情况,系统即可自动生成减免数据,为纳税人办理享受优惠提供参考。 据悉,广州南沙已经有近300个港澳青年创业项目落地,天河区有14个港澳青年创业基地,去年以来,已经新增3000多名港澳青年在广州创业生活。 “刚从香港来内地创业、发展的时候,我对开发票、买社保等事情一窍不通。而大湾区内地城市有许多像港澳青年之家这样的孵化基地,能指导我们解决营商过程中遇到的这些基本问题。”金刚迷你仓创始人古伟龙说,除此之外,孵化基地、相关政府部门也会帮助港澳创业青年对接许多资源,帮助其商业理念得以付诸实践。如今他已在广州、深圳、北京、上海等地开设了70多家分店,业务仍在不断扩展。 广东省粤港澳促进会执行会长林迪夫在致辞中表示,作为粤港澳民间交流合作的桥梁纽带,会与香港特区政府驻粤经贸办一起进一步搭建港澳企业、专业人士、青年代表的信息共享渠道,让更多人了解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趋势、新动态,主动拥抱大湾区发展,把握宝贵时代机遇,融入祖国发展大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