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通讯社安徽亳州讯】( 何彩云)“金朋被北大录取了!”近日,这个消息在安徽省利辛县阚疃镇刘圩村炸开了锅。 7月27日上午,阚疃镇党委书记武龙峰、镇长叶森和阚疃中心校校长王春光一行来到刘圩村穆庄,前来看望慰问北大新生高金朋及家人。 据了解,高金朋,今年刚满18岁,来自阚疃镇刘圩村穆庄一户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由于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都年老多病,家庭也没有固定收入,所以经济非常拮据,高金朋一岁半时父亲就常年外出打工挣钱养家,他三岁时,母亲也跟随父亲一起常年外出打工,三岁的小金朋和姐姐就成了留守儿童待在爷爷奶奶身边,常年极少可以见到父母。 在金朋读二年级的时候,爷爷生了场大病,生活就完全不能自理,于是奶奶只能全天候照顾爷爷,小金朋便和姐姐一起被送到县城的一所可以寄宿的学校利辛六中读书,每逢周末和放假就到姥姥家去住。 尽管常年见不到父母,姥姥姥爷除了照顾饮食起居其他也顾不上,然而,小金朋从未放弃对知识的渴望,凭借着自己的刻苦努力,从小每天到家就是自觉学习,小学到初中成绩一直都是保持年级第一的好成绩。奖状塞满了自己家里的抽屉。 



他中考时以优异成绩进入利辛一中的51班,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老师的指导,成为班级里的佼佼者。每次摸底考试总分几乎一直保持年级的前20名内,他每天坚持自习,常常在深夜还在自习室苦读,直到全身疲惫才离开。他在课堂上认真听讲,高二期间,由于怕受到疫情影响,耽误上课,周末或暑假他也几乎不出校门,申请留校学习,高三期间也是如此,除非需要理发了才外出一下,由于爷爷常年生病,姥姥在他高二时又突然罹患恶性肿瘤病倒,家里瞬间陷入困境,他深知父母的艰难窘境,从小就很懂事,从来不向家长索要衣服、玩具和零花钱,只把自己精力用在学习上,在上学期间,除了家长给饭卡充钱在食堂吃饭外,几乎没有其他支出。甚至知道高考结束,父母才给他买了第一部智能手机。
当被问道有没有想过能考这么高分时,他说:“不敢相信!平时没有进入过前三名!可能是同学没有发挥好的缘故,才让自己侥幸考了第一!进了北大以后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我要用自己的力量改变命运,让自己和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这名寒门学子的成功故事,感动了无数人。他的毅力和勤奋,不仅为自己赢得了荣誉,更成为了全县青少年学习的榜样,激励着那些与他一样的孩子们,勇往直前,追求理想,实现人生价值。 得知高金朋被北大录取的喜讯后,亲朋好友奔走相告,阚疃镇党委书记武龙峰镇长叶森代表镇党委、政府前来表示祝贺,鼓励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怀揣梦想继续前行。 阚疃镇中心校和利辛志远中学领导对他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祝贺;农民企业家爱心人士都三娃表示愿意对他在大学期间学习费用给予资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