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谷圩村三里毛庄要振兴,都三娃---- 家里呼唤你 何彩云/文 时值五一,当我偶尔路过安徽省利辛县阚疃镇谷圩村三里毛庄,立刻被它干净的路面、崭新的路灯、美丽的绿化、靓丽的文化健身广场、气派的门楼、古色古香的凉亭和一架飞机模型给惊艳了。据该村党总支书记王灵介绍,这些新增的基础设施均来自该庄一个名叫都三娃的目不识丁的村民自筹200万左右资金所建。 通过进一步了解,得知都三娃的一些成长经历—— 都三娃,这个名字便让人引发万千感慨。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出身自贫寒家庭,他4岁时亲生父亲去世,便和6岁的二哥、2岁的弟弟跟着改嫁的母亲从四川九寨沟来到了千里之外的这个皖北小乡村三里毛庄与养父一起生活。 由于家境贫寒,加上后来养父有了自己的两个亲生儿子后,对年少的三娃更是不疼不管不爱,童年时的三娃一直帮父母干家务并每天照看弟弟,到了上学的年纪也不给上学,8岁时候他便跟随本村杂技团一起外出混饭吃,为了不被饿死,小小少年行走江湖,尝尽了人间悲苦。 三娃长到12岁时,便跟着大人一起去窑厂干活,每天累到精疲力竭;随着一天天长高,15岁时,三娃离开家乡独自闯天涯,他回忆起那段半打工半流浪的经历时,他说,没有经历过苦,是不懂得甜的滋味。他在上海捡过垃圾,在天津白天帮菜农种菜,晚上给工厂烧锅炉,兼职两份工作只为了每天多挣6块钱,在浙江收过废品... ... 在离开家乡的数十年里,都三娃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艰辛。然而,他从未停止过对于未来的向往和追逐。他不断的尝试和探索,同时也不断地反思和总结。最终,他在自己的创业道路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财富和人生价值。后来他组建了施工队做工程,目前,在浙江泉州发展,公司拥有200多名员工(有时候工程量大时可达600多工人)。 如今,51岁的都三娃春节前回到家乡,看到那个常常魂牵梦萦的熟悉的小村庄,虽然大部分人家都建了楼房,但是基础设施、文化生活与浙江泉州那边的村镇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他不禁动起了心思,自己能做些什么,才能让村庄变美、使乡村振兴?思来想去,他觉得首先要改善乡亲们的人居环境,环境美了,人的生活习惯也会自然改变,人的心情会自然舒畅,人的健康和幸福指数自然提升,精神追求也会随之提高... ...

为解决村民的娱乐需求并改善人居环境,今年他又新安装115盏太阳能路灯(其实从2017年起,他曾经分两批次给三里毛庄安装了148盏太阳能路灯),今年2月份开始他又把通往三里毛庄的主路修通,道路两旁新栽植了绿化风景树。并同时修建了文化健身广场、文化长廊和仿古门楼,广场上新建两个仿古凉亭、篮球架、乒乓球台、健身器材、石桌石凳和飞机模型等一些文化体育设施,如今,三里毛庄的夜晚灯火通明如同白昼,光滑的水泥路面干干净净不见了乱堆乱放和垃圾柴草,跳广场舞的大妈们可开心了,提起来都说三娃就是想到俺们心窝里了。凉亭、长廊和门楼也已建成,它们的特色设计,引得村民广泛好评。目前工人师傅们正在精雕细琢、描龙画凤细心打磨细节... ... 三娃的这些举措给村民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改变,不仅让大家出行更加方便,也更有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都三娃提起自己的梦想,他说自己从记事起就缺少家人的爱与关心,而且因为家境极度贫困处处遭遇白眼和冷漠,长大后也没有姑娘愿意嫁给他,自己的年轻时的梦想就是娶上媳妇,有个温暖的家,而且当时自己曾暗下决心,只要自己有能力实现梦想,一定会回报在自己成长过程中帮助过自己的每个人,尤其是众乡邻,村里东家婶子西家大娘家的饭,他从小都没少吃过,而且一直铭记在心。终于在他27岁时,与自己苦苦追求了三年的邻村姑娘张永梅喜结连理,结婚时到亲戚家想借钱举办酒席也借不到,好在妻子被他的真诚打动,成亲后就与他一起外出谋生,他们一路走来,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人生奇迹。 都三娃说,前几年他得了一次脑血栓,病好后想的最多的就是,只要能健康的活着,就一定为村庄变美做点事,为乡村振兴出点力,财富不需要太多,够用就行了,如今自家一对龙凤胎儿女也已经成年,儿子去年大学毕业参军入伍,女儿也已经参加工作,都是省心的孩子。如今自己只要有能力为乡亲们尽点心,内心都倍感非常幸福和满足。

五一假期,都三娃带妻子回到老家三里毛庄,看到村庄的惊人变化,她非常开心的说,俺们村庄可真漂亮!不比城里差!妻子还不知道这里面承载着他的几多付出和乡愁! 都三娃用自己的真心付出诠释了一个真正的艰难蜕变过程,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纯良。人生的道路或许曲折或者艰难,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信念,创造出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都三娃的行为不仅令村民感到满意,也引起了外界的关注和称赞。他彰显了新时代好男儿担当和责任,也为乡村振兴建立了一个良好的样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三娃走进乡村,帮助实现乡村的美好愿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