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通讯社浙江台州讯(记者:李海良 通讯员:王为权)民俗是历史文化的沉淀。在漫长的社会生活、生产中,人们创造了适应当时社会所需要的民风与民俗。民俗,是人类社会相沿的,积久而形成的社会风尚、礼仪、习俗等的合称。一般来说,由自然条件不同而形成的习尚谓之“风”,由社会环境不同而形成的习尚称为“俗”。它综合地反映着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物质生活、经济水平、科学文化、社会心理和民族性格,具有传承性、变异性、社会性和地方性等基本特征。中华和合文化在国内外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天台山是中华和合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但一直没有展示“和合文化”实物载体的场所。为了更好地挖掘、传承“和合文化”,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人沈中明修古筑今、精益求精、历尽沧桑,于2015年创建了天台山和合人间博物馆。使“和合文化”有了自己的“家”,为当时正在召开的“天台山文化当代价值研讨会”书写上了厚重一笔。和合学创立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立文欣然题写馆名。2016年,台州市第一批青年文化地标创立,天台和合人间文化园榜上有名。
据悉,天台山和合人间博物馆内详细介绍了“和合文化”的溯源、和合二仙的前世今生,展示的人文艺术品、工艺品、民俗物品、珍稀藏品、史料史籍等实物遗存达数千件。馆主沈中明表示,和合文化与天台山有着漫长的历史渊源,据史料记载,唐代诗僧寒山子隐居天台山70多年,与国清寺诗僧拾得结下深厚友谊,两人与人无求,与世无争,纵情山水,诗歌唱和,融入自然,天人合一,到达了“人与自然和合、人与人和合、人与社会和合”的境界。“和合精神”还传播到欧美、东南亚等地。和合主题博物馆将为和合文化在全国乃至世界上的传播发挥重要的作用。
天台山历史源远流长,其中最为重要和具有影响力的,是始于两汉、魏晋至隋唐,盛于两宋之后,逐步形成“儒释道”三教充分“和合、兼容、并蓄”的独特地域文化---“和合文化”。天台和合人间文化园负责人沈盛说,因为毗邻国清寺及天台旅游集散中心,近年来相继建成了“天台和合博物馆”“满堂红婚俗馆”“和合堂婚庆馆”“一根藤艺术馆”“天台县非遗馆”“拾得坊”等场馆,是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继承、弘扬、展示和合文化的重要基地和窗口。和合文化园征集了三千余件和合文化实物史料,并对五百余件“一根藤”文物精品集中保护、展示,为和合文化的挖掘作出了贡献。
同时,将工业文明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为老厂房的再利用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据记者了解,天台县还将在此基础上,继续打造一座“和合小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