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海口的中国雷琼世界地质公园海口园区,是记者海口一日游的最后一站。2023年1月31日14:15,结束了海瑞文化公园的行程,导游邢谷军驱车带我们前往景区。途中,他将这里的相关情况绘声绘色地介绍起来。 
雷琼地质海口园区留影(摄影:邢谷军) 中国雷琼地质公园内火山密集,共有101座火山。火山类型几乎涵盖了玄武质岩浆爆发与蒸汽岩浆爆发的所有类型:熔岩锥、碎屑锥(溅落锥、岩渣锥)、混合锥、玛珥火山(低平火口、凝灰岩环)。其数量之多,类型之多样,保存之完整,为我国第四纪火山带之首。它是一部第四纪玄武岩火山学的天然巨著。 
走进海口园区(摄影:冯赣勇) 但是实际上,中国雷琼地质公园是由海南省海口园区与广东省湛江园区两部分组成的,其总面积为379平方公里。公园处于雷琼海峡南北两翼,在地质学上属于雷琼陆谷火山带。公园是雷琼裂谷发生演化南海盆地扩张的火山学和岩石学记录。 
五大连池火山口(摄影:冯赣勇) 记者虽然观赏过不少海内外的火山地质公园,例如,曾经去过黑龙江五大连池的火山遗址、云南腾冲的火山遗址,以及新西兰北岛罗托鲁瓦的火山遗址等,但是听着他的介绍,倒是勾起了我对这里的浓厚兴趣。 
湛江湖光岩留影(摄影:王炬) 特别巧的是,中国雷琼地质公园位于广东湛江园区的湖光岩,我也曾于31年前的1992年8月17日前往西沙群岛采风途中,因下榻于南海舰队第一招待所的南疆宾馆正好在湛江,于是摄制组抽暇前往这里进行过观光。 
熔岩流景观(摄影:冯赣勇) 走进有着一块巨石上书“中国雷琼世界地质公园海口园区”几个红色大字的风景区内,顺着景区的步道往里走,沿路是葱茏的热带植物,还可以看到诸如玄武岩、熔岩流等火山喷发遗留下的景观。 
石山景观(摄影:冯赣勇) 在景区中还有一个火山石器文化园,展示了2000多年前火山地区的村落用火山石堆砌的村门、制造的石磨、石碗、石盆、石桌、制蔗器等等,置身其中,仿佛回到了石器时代。 
火山神庙(摄影:冯赣勇) 走到步道的尽头是火山神庙,立有“山岳配天”横碑和刻着“大王神”、“土地神”和“应铸神”的石碑。坡地往上有199层台阶,99代表九九重阳,100意味着走完这个火山口能长命百岁。 
海口园区一角(摄影:冯赣勇) 登上百级石阶后来到海拔222.8米,被称为风炉岭火山口的海口市最高点就是火山口的制高点,在这里远眺海口市区和琼州海峡的迷人风光,尽收眼底。海南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内地貌类型单一,属火山岩地区,海拔大多在100米以下,土壤主要由火山喷发物经风化后发育而成的土壤,成土母岩为玄武岩。 
火山口制高点留影(摄影:王珏) 海南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内主要由一字岭景区、马鞍岭核心景区和雷虎岭-罗京盘等三大景区组成。与此同时,还有双池岭、吉安岭、仙人洞等地质遗迹资源,三卿村、儒穴村、儒豪村等古村落资源。公园内拥有类型多样的火山,堪称为一个天然的地质博物馆。 
俯瞰海口市区(摄影:冯赣勇) 公园一字岭、马鞍岭核心景区位于海南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中部园区内,总面积6.03平方千米,边界长度11.18千米。有风炉岭和七十二洞两个世界级地质遗迹资源。 
大鸡大利景观留影(摄影:邢谷军) 雷虎岭-罗京盘景区位于海南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南部园区内,总面积3.91平方千米,边界长度11.11千米。有雷虎岭、罗京盘两个特色田园风光的国家级地质遗迹资源,以及鸦卜洞、群香岭、群休岭等地质遗迹资源。 
火山科普馆(摄影:冯赣勇) 资料载,在1万年前,海口火山爆发,堆积的熔岩经过自然的风化,呈现出多样奇特景观,形成世界罕见的第四纪火山群,火山锥有40多座,熔岩隧道30多条。而海口的火山群遗迹形态各异,犹如镶嵌在琼州大地的一串串珍珠。漫步其中,山林秀丽,熔岩奇峻,洞穴幽深,风韵独特。 
仙人洞(摄影:冯赣勇) 特别以火山岭、熔岩、溶洞、园林动植物、古村落、旧石器等景观地貌著称,集“奇、幽、秀”为一体。地上有火山泉形成的山塘、飞瀑、湖泊;地下蕴藏有保健养生功能的优质矿泉水、地热温泉。 
飞瀑景观(摄影:冯赣勇) 公园除了奇特的自然景观,动植物资源也十分丰富,园区被发现的植物有1200多种,动物30多种,有许多是濒临灭绝的珍稀动植物,是野生动物繁衍生息的生命乐园。 
湖泊景色(摄影:冯赣勇) 如今,海口火山群园区位居海南国际旅游岛“琼州百景”之首,集观光、休闲度假、矿泉养身、科普考察、生态与文化旅游、乡村旅游于一体,是我国唯一的热带城市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每天都吸引着海内外来客纷至沓来(图文:冯赣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