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简体 | 繁体
 
 中华新闻网首页 >走进大陆 > 社会视点
 
朔州朔城区唱响生态发展新“牧歌”
时间:2023/2/23 17:25:47      来源:中华新闻通讯社     作者:王相君



中华时报山西讯:记者王相君

春暖万物苏,牧歌声声起。标准化圈舍的奶牛、规模化养殖的肉羊、智能化培育的生猪、精良优质的饲草……朔州市朔城区处处激荡着现代草牧业发展的澎湃热潮。


近两年,朔城区把发展畜牧养殖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内容,兴产业、促发展,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强龙头企业引领,合作社带动,增强畜牧产业综合生产能力,努力实现畜牧业养殖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推动全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朔城区处于北纬39°—40°黄金奶业生产带,地处全国‘镰刀弯’区域,土地肥沃,雨热同期,光照充足,发展畜牧业优势明显。”朔城区畜牧兽医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说。朔城区以打造雁门关农牧交错带畜牧业发展示范基地为抓手,精心描画“发展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打造塞北奶源基地”目标蓝图,不断做大做强奶草产业,扩大牛羊养殖规模,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着力为全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2022年对5个奶牛养殖场(合作社)进行了改造升级,全区15个规模奶牛养殖场完成了挤奶、防疫、质量检测、智能化信息化改造、全混日粮车购置、奶牛场饲草料加工、粪污处理、贮存设施建设和设备购置等建设,养殖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全国唯一的地级粮改饲草牧业试点市朔州市的主城区,朔城区以合作社带头推进的方式,用全产业链思维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大力推广适合本地的牧草种植,立草为业,拓宽市场,做强草产业新文章。依托“粮改饲”项目,朔城区大力发展全株青贮玉米、燕麦草等优质饲草生产。2022年,共种植青贮玉米6.5万亩,燕麦草0.36万亩,保留往年苜蓿面积3万亩,青贮玉米收贮16.5万吨,燕麦草干草产量0.08万吨。同时,朔城区不断优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病死畜无害化处理。

目前,仁德畜禽环保处理有限公司在贾庄乡化庄村投资1200万元建设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厂已投入运行,日处理能力可达10吨,种养一体绿色循环发展产业链基本形成。

为提高畜牧业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促进牧业增效、农民增收,朔城区建立“党建+合作社+农户”指导帮扶机制,开展“下沉式”“点对点”“一对一”多种形式的畜牧技术指导推广服务,持续实施“科技下乡进村入园”行动,大力推广疫病防控、牧草种植、繁育改良、科学饲喂、人畜分离等实用畜牧业新技术,以技术帮扶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全区3万多农户基本掌握了该类技术,并充分应用到畜牧业生产中。同时,朔城区依托走出去、请进来、科技下乡等措施,加强对广大养殖户和从业人员的培训,有效提升了畜牧业各类管理和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

在此基础上,朔城区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加强与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的合作,不断攻克发展中的难点,提升雁门关农牧交错带和草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现代畜牧业发展如火如荼。

责任编辑:王任
0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栏: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闻排行榜
1 大同方特 “2023新起点,携手
2 擦亮文明底色 提升幸福指数——朔
3 云南大理沉浸式夜  游蝴蝶泉景区
4 李建民
5 山麟《间的那些孤独》
6 任立辉书画作品欣赏
7 中国法治网总监 张爱武 七绝·题
8 安徽亳州市利辛县杨建:退伍不褪色
9 朔州朔城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开
10 朔州朔城区唱响生态发展新“牧歌”
版权所有@中华时报传媒集团(香港)&中华新闻通讯社所有 咨询邮箱: nsj168@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