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5日凌晨02:20,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朱旭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在人艺的舞台上朱旭为广大观众留下了诸如《哗变》、《左邻右舍》、《屠夫》、《芭巴拉少校》等一系列经典人物的形象。而仔细回忆被人艺尊称为“老爷子”的朱旭,在他有生之年最后主演的一部人艺话剧,如果记者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他仙逝十年前的一部反映赈灾题材的剧作《生·活》。 
王保年(朱旭饰)与小菊(陈小艺 饰)

王路石(濮存昕-饰)与小菊

王延信(冯远征-饰)与父亲王保年
记得那是2008年7月8日的晚上,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最新推出,历时近一个半月创作的大型赈灾题材话剧《生·活》在首都剧场首演。 剧照精选(摄影:冯赣勇) 

当时,汇集北京人艺老中青三代的朱旭、濮存昕、陈小艺、冯远征、张志忠、徐昂、张蓓等人的演出阵容,为首都观众奉献了一部感人肺腑的现代剧作。 

这部由郑天玮、吴彤编剧,任鸣执导,郭启宏、顾威为艺术顾问,作曲家雷蕾、易茗夫妇担任词曲创作的话剧作品,讲述了几名在北京工作的四川保姆,在2008年5月12日那天,得知家乡地震,紧张万分,悲痛不已。这时,热情的北京人争先恐后伸出援助之手,无私帮助几位四川保姆,让她们感受到了人间真情。深刻展现了北京人与四川人心连心、手拉手、团结一心抗震救灾的鲜明主题。 

剧中有形形色色的北京人。历经生活磨难的王保年老爷子有两个儿子,一个是成功的企业家王路石,另一个是医生王延信。 

地震发生后,二儿子王延信参加医疗队奔赴灾区,老爷子依依不舍,因为这是他唯一的血脉;大儿子王路石带头筹集捐款购置抗灾物资,关键的时候,长子王路石是老爷子捡来的秘密,在他赴灾区之前,终于在父子之间动人的情感交流中和盘托出。 

生活在王家的四川小保姆也是个个有戏,原来的不婚者希望结婚生子好好享受生活,因为打工中断学业的想重新拾起书本,将来当一名老师……面对灾难,每个人都显示出了人性中最真诚的一面。 

当时,剧中男一号由时值80多岁高龄的朱旭扮演了一位正直热情、富有正义感的北京老大爷王保年;而濮存昕扮演朱旭的大儿子,一家私营企业家的总经理王路石。 

北京人艺的几位川籍演员,也当仁不让地加盟该剧,其中乐山妹子陈小艺扮演四川小保姆小菊,其余的三个小保姆也全部为川籍演员,另一位来自成都的演员徐白晓,扮演从四川来京的送水工。当晚的演出中,她(他)们标准的四川普通话道白,使该剧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生·活》一剧,虽然没有正面表现抗震一线的惨烈情景,但却围绕着一个普通北京百姓人家与四川保姆之间面对突如其来的天灾大难的态度及所作所为,将灾后京城百姓心系地震灾区的情景表现的淋漓尽致,感人至深。 

《生活》一剧不仅让抗震题材具有了更长久的生命力,也体现了北京人艺善于塑造鲜明人物形象的艺术特色,从而更加拉近了观众与作品间的距离。 

对于《生·活》的剧名,导演任鸣说:《生·活》的含义为,一边是生命,一边是活着,无论遇到多大的灾难,生活仍然要继续。 

完美谢幕(摄影:冯赣勇)
纵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创作,始终不乏有现实题材的优秀作品涌现。像展现抗击“非典”的《北街南院》,表现北京南城金鱼池改造的《万家灯火》等,这些现实题材的作品,充分印证了时任北京人艺院长张和平的“北京人艺永远与祖国和人民同在”的创作心声。(图文:冯赣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