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1-12日,新兴经济体研究会2022年会暨2022新兴经济体论坛在云端召开。今年正值新兴经济体论坛成立10周年,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湖南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省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华夏银行有限公司、广州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70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社会团体的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云端,围绕“高质量伙伴关系与全球可持续发展”发表主旨与主题演讲,分享真知灼见,共计约110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和官员代表参会交流,共吸引约190人参会观看。 11日晚,新兴经济体研究会2022年会和广东省新兴经济体研究会2022年会顺利召开。年会首先召开理事会会议,新兴经济体研究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徐秀军,广东省新兴经济体研究会会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教授陈万灵分别作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广东省新兴经济体研究会秘书处的工作报告,获理事一致通过。接着由新兴经济体研究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姚枝仲交流参加党的二十大和学习二十大精神的体会,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合作局副局长、研究员叶海林等理事参与交流讨论。 
新兴经济体研究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姚枝仲主持 新兴经济体研究会2022年年会并作交流参加党的二十大和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体会 
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合作局副局长、研究员叶海林作交流参加党的党的二十大和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体会 12日上午,2022新兴经济体主论坛在线上召开,广东省政协副主席、致公党省委会主委黄武,广东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教授胡钦太,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秘书长王勇武,新兴经济体研究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姚枝仲分别致辞。黄武在致辞中指出本次论坛的开展将有利于我国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寻求同各国友好合作,共同发展的新机遇和新动力,对我们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胡钦太在致辞中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对外工作做出一系列重要论述,阐明了新时代党的对外工作的形势任务,这对我们把握中国对外开放的前进方向,开展对外合作相关议题的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遵循。本次论坛紧扣时代脉搏,聚焦高质量伙伴关系与可持续发展主题,将对新时代中国的外交网络构建和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提供更丰富的理论滋养,并指出广东工业大学将继续朝着高水平创新大学建设目标砥砺奋进,为广东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做出更大的贡献。王勇武在致辞中呼吁,新征程上,应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落实到科研学术和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具体措施上,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愿与各位专家学者一道,共同把文化交流工作等各项工作做好。姚枝仲对十年来支持新兴经济体论坛的机构和专家表示感谢,指出未来新兴经济体研究大有可为,也越来越重要。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将始终坚持以新兴经济体为研究目标,聚焦国际问题,服务外交工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重要的贡献。四位致辞嘉宾一致提到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指出应以党的外交使命宗旨作为今后学习、工作、科研的重要指引,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作出新贡献。广东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朱蔚蔚主持开幕式。 主旨演讲环节,新兴经济体研究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徐秀军主持了第一节“高质量发展与高质量伙伴关系”。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边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邢广程围绕《乌克兰危机视阈下欧亚伙伴关系的再构建》,从乌克兰危机发生的动因出发,分析欧亚地区存在的政治、经济、军事问题,指出我国构建共商共建共享的“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维是超前的,我们应继续加强对欧亚伙伴关系的构建,同时提高对混合战的抵御能力。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执行院长、教授胡必亮,围绕《深化拓展“一带一路”伙伴关系》,认为应在“一带一路”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基础上,发展全球发展、全球安全、全球减贫、数字合作等伙伴关系,深化拓展“一带一路”合作伙伴战略思维,进而完善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翟东升,围绕《以高质量伙伴关系重塑新兴经济体系》,指出中国与新兴经济体伙伴关系在过去五年中经受住考验,未来应通过重塑世界贸易体系和货币体系来改变新兴经济体的共同命运,以中国的内外循环联动推动体系变革,进而促进我国高质量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冯维江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等论断为依据,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在良性互动中实现动态平衡》,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史无前例地将“国家安全”列为第十一部分,借助图形分解得出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并对分析的政策含义进行详细阐释。 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张斌主持了第二节“高水平开放与全球可持续发展”。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柴瑜围绕《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出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选择,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是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战略举措,认为应以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相统一的思路来看待和研究新兴经济体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China & World Economy》编辑部主任、研究员宋锦围绕《国际发展融资实践的前沿进展、国际竞争与合作》,分析当前全球发展融资现状,指出中美之间的差异和共性,认为绿色领域将是两国合作较好的切入点和发展方向。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副会长、山东理工大学校长特别助理、教授李平围绕《多重复杂环境下我国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政策与路径研究》,认为逆全球化时代已经到来,国际环境多重复杂,新兴经济体的协同发展是破解世界复杂性问题的核心内容。广东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陈原围绕《贸易伙伴国数字基础设施对我国跨境电商的影响研究》,通过构建并测算数字基础设施指标,实证得出其对跨境电商具有正向影响,对文化距离的削弱作用大于地理距离。 12日下午,举办了2022新兴经济体论坛主题论坛。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副秘书长、国际关系学院经济金融学院院长、教授羌建新,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副会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院长、教授唐宜红,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副秘书长、广东工业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院教授蔡春林担任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徐坡岭,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副秘书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陈万灵,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高凌云,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教授毛艳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袁正清担任点评嘉宾。 第一节,4位演讲嘉宾围绕“新兴经济体与区域合作新机遇”发表演讲。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副会长、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教授刘鸿武分析中非经济合作现象,指出其对中国区域国别经济学自主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原副校长董小麟分析RCEP 生效带来的发展机遇,并对构建高标准的开放经济自贸区网络提出相关建议。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合作局副局长、研究员叶海林指出中印两国区域合作理念和实践的差异,不是阶段性差异,而是国家主观选择的结果。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翟崑从政治、经济、安全、道路等视角分析了东南亚联盟的贡献,进一步分析其在中美关系中的地位与角色。 第二节,4位演讲嘉宾围绕“新兴经济体与‘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发表演讲。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上海大学特聘教授江时学指出学术界对于新兴经济体与一带一路的定义和判断具有多样性,相关领域研究较为艰难且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发展规划部)研究总监黄剑辉围绕碳中和话题,介绍了数字化“融资+融智”一体化服务碳中和企业平台设计方案。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副会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李青认为借助全球产业链重构,加强中国与新兴经济体国家产业合作,有利于促进国家间贸易往来。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副秘书长,辽宁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金融与贸易学院院长霍伟东阐释了“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重要抓手及时代使命,并提出相关建议。 第三节,4位演讲嘉宾围绕“新兴经济体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发表演讲。当前,随着国际格局的巨大变化和数字经济快速崛起,全球治理体系亟需变革,国家间的制度和规则存在一定的竞争。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副会长、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孙学峰为我们讲解了数字技术背景下的国际规范争论,并指出网络空间、数字空间的治理、形成、论证等问题值得被关注。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杨娜指出不管是碎片化还是单一化的区域贸易和发展机制,都会以各自的路径对全球治理产生负面影响,对此分别提出了增强多元机制互补和探索权威路径提升的应对方法。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副秘书长,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朱杰进指出当前霸权国、崛起国之间存在的权利博弈导致全球治理体系处在变革当中,提出了四种改革路径,指出中国应善于斗争,并根据外部选择权和融入程度去选择推动全球治理变革的路径。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全球治理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任琳描述了复边主义背后的战略和路径并通过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提出通过增强区域合作,开展务实合作,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等参与全球治理体制改革。主持人广东工业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蔡春林也提出自己对金砖国家促进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方面的方法和路径的见解。一是以增强经贸合作,增强金砖国家金融自主性;二是完善自身合作平台;三是可以提供更多公共产品。 主论坛的最后,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学术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宇燕作《美欧货币政策转向及溢出效应》主旨演讲,指出美国通货走高,采取大幅加息举措,使美国经济增长的同时,却将对多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产生负溢出效应。同时加息导致的美元汇率迅速上升将加大全球违约风险,进一步引发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阻碍发展中国家及企业的前进。此外,张所长提到乌克兰危机后对俄罗斯的制裁,将造成货币金融被武器化、能源加速转型升级等直接影响和金砖银行、亚投行等金融机构融资困难等间接影响,并进一步对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造成伤害,进而影响全球经济。 13日上午九点,2022新兴经济体论坛分论坛通过zoom线上举办,共计4个分论坛。分论坛一主题为“新兴经济体贸易投资与绿色转型”。第一节议题为“高质量伙伴关系与数字经济发展”,广东工业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副院长陈原主持本节会议,湘潭大学商学院经济学教授井百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主任左志刚,大连海事大学教授、研究员冯晓玲,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博士研究生姜雪晴,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博士许晨辰,广东工业大学金融硕士研究生杨爽7位嘉宾发表演讲,长沙理工大学讲师唐志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田旭作嘉宾点评。第二节议题为“区域贸易投资与环境保护”,广东海洋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高维新主持本节会议,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孙瑾,广东工业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侯卓君,文华学院副教授崔春莹,丽水学院中国(丽水)两山学院研究员、执行院长、书记刘克勤,华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武修恭,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国贸系主任张艳,中央财经大学博士生王冰洁等7位发表演讲,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经管学院教授刘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聂聆作嘉宾点评。 分论坛二主题为“共赢性发展与全球经济治理”。第一节议题为“‘一带一路’与新兴经济体共赢新发展”,长沙理工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刘建江担任主持,澳门城市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叶桂平,广东财经大学特聘教授、大湾区双循环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甬军,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中东研究中心研究员邹志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张蛟龙,广东省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兼职助理研究员李青塬,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赵蓓文等6位嘉宾发表演讲,上海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沈瑶,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王跃武作嘉宾点评。第二节议题为“对外贸易投资促进与全球贫困治理”,辽宁大学国际经济政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戴利研主持本节会议,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孙泽生,河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副所长马文秀,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德功,四川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谢莹,北京语言大学讲师、硕士生导师陈胤默,广州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高级经济师张文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熊婉婷等7位嘉宾发表演讲,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副教授张志明,广州航海学院海运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张敏作嘉宾点评。 分论坛三主题为“数字贸易与中国制度型开放”。第一节议题为“数字服务贸易自由化与数字经济发展”,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家全球战略智库编辑室副编审张支南主持本节会议,山东财经大学教授、新兴经济体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白洁,江苏大学财经学院教授、低碳经济与环境规制研究所所长孙华平,西南财经大学博士生范琳琳,上海海洋大学经管学院博士生胡怡啸,阳光学院教授罗成,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高级讲师、国贸系副主任田东霞等7位嘉宾发表演讲,南通大学副教授马飒,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誉馨作嘉宾点评。第二节议题为“伙伴外交与中国出口贸易”,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院长助理韩永辉,上海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杨玲,西南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刘雅莹,暨南大学博士研究生赵婉婉,东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博士研究生杨础瑞,福建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研究员全毅,贵州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蔡雯欣等7位嘉宾发表演讲,广东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李军,江门市发展和改革局(江门大湾区办)科长林命彬作嘉宾点评。 分论坛四主题为“全球金融合作与人文交流”。第一节议题为“全球金融周期与跨境资本流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史龙祥主持本节会议,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发展规划处处长谭小芬,贵州商学院副教授顾永昆,上海海洋大学经管学院硕士研究生任鹏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博士研究生李世恒,齐齐哈尔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宋岱,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副教授叶芳等6位嘉宾发表演讲,广东财经大学广东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黄晓凤,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陈能军作嘉宾点评。第二节议题为“区域融合与人文交流”,湘南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副院长岳向华主持本节会议,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罗晓斐,港湾海外(广州)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兼CEO陈溪,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生温馨,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李宁,广东工业大学法学院在读硕士生刘向东,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邓霖等6位嘉宾发表演讲,广州工商学院教授李勤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沈陈作嘉宾点评。 (文图/会务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