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简体 | 繁体
 
 中华新闻网首页 >社会万象 > 科技
 
守护地球安全的时代即将到来
时间:2022/10/17 15:46:39      来源:中华新闻通讯社     作者:何彪


最近,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英文简称NASA)执行“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任务的太空飞船在距离地球1140万公里处成功撞击直径只有160米的小行星“迪莫弗斯”(Dimorphos),完成了检验能否使“杀手小行星”偏离地球的测试任务。这次撞击是人类历史上首次行星防御实验,目的是测试我们是否有能力重新定向对地球具有潜在威胁的近地小天体的路径;因此科学界认为,守护地球安全的时代即将到来。

                                             image001.jpg


所谓“近地小天体”(英文简称NEO),通常是指地球附近直径10至10000米、轨道与地球轨道相交并有可能产生撞击危险的小行星、彗星以及大型流星体的总称。1898年,科学家发现了第一个颗近地小天体,而到现在这个数量已经扩大至5000颗;直径小于10米的属于小型近地小天体,直径大于1000米的属于大型近地小天体。近地小天体随时都有可能对地球造成灭顶之灾,或造成太空污染。科学家们表示,尽可能多的发现近地小天体,可以更好地降低对地球的未知危险性。

由于受益于地球大气层的保护,体积较小和质量较轻的近地小天体往往在坠落地球表面之前就已燃烧殆尽,或者成为小陨石、流星雨等;但是,大中型近地小天体就会给地球造成难以避免的巨大灾难。美国《发现》杂志曾经评出“威胁人类生存的二十一世纪二十大危险”,其中近地小天体撞击地球位于首位;同时在联合国(UN)认定的“世界四大突发灾难”中,近地小天体撞击地球也居于首位。可见,近地小天体对地球的潜在威胁之大。

科学界普遍认为,在大约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约10000米的近地小天体从太空中撞向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这次撞击,引发了几百米高的海啸;随之而来的大爆炸,产生的烟雾阻挡了整个地球的阳光,使地球在一天内温度骤降10℃;这颗近地小天体直接影响了地球的气候和动植物的生长,导致了当时地球霸主——恐龙的灭绝。2013年2月,俄罗斯的车里雅宾斯克州发生了一起陨石坠落事件。一颗直径只有60米的近地小天体在穿越大气层时摩擦燃烧,产生激烈爆炸,大量碎片形成了所谓“陨石雨”;在坠落区域,许多建筑的窗户破裂,并造成1200多人受伤。

为保卫人类文明和守护地球安全,科学界正在想方设法避免大中型近地小天体与地球相撞的灾难。国际知名学者周海中先生在1994年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科学界已有多种防御方案,并且有些方案正在准备付诸行动。其中就有太空飞船撞击近地小天体的方法,周先生指出,采用太空飞船撞击近地小天体,可以改变其轨道或把它撞碎;这种方法比较有效,但对于松散结构的近地小天体,撞击很可能把灾难扩大数倍,结果就会得不偿失。他认为该方法是否切实可行、可靠,还需未来的实践加以检验。

目前,美国NASA、欧洲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局、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公司、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等已成立专门机构来应对近地小天体对地球的威胁;人们对此不必过于担忧,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最近,由NASA领导的有关近地小天体撞击地球的模拟演习显示,当今世界上的任何防御系统都将无法避免较大的近地小天体给人类造成的悲剧发生;所以对于潜在威胁地球的较大的近地小天体,人们现在只能“尽人事以听天命”和持“过好每一天”的乐观态度。


文/何彪(作者单位:欧洲南方天文台)


责任编辑:中时
0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栏: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闻排行榜
1 北昆原创昆剧《李清照》再度公演(
2 守护地球安全的时代即将到来
3 人工智能助力攻克数学难题
4 八旬老人蔡瑞坤临摹描绘革命历史进
5 走进“广艺+”感受百姓的开心乐园
6 浙江台辦結對幫促村 岩
7 尹祥明雕塑陶艺展在章剑华人文空间
8 拜登:沙特将为削减产油量帮助俄罗
9 传承创新粤菜文化,广式点心“四大
10 仙都黃帝祭典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
@中华报业集团与中华时报传媒集团所有 咨询邮箱: nsj168@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