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白鹿原》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为适应首都疫情防控需要,积极拓展线上平台展播的经典五部剧目之一。这让记者想起当时在首都剧院舞台首观该剧震撼亮相的景象。 
话剧《白鹿原》的陕西关中风情 2006年5月30日晚上,在首都剧场,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历时三年精心打造的话剧《白鹿原》进行了精彩的彩排演出。记者以为,这是近年来北京人艺大戏之中堪称为震撼人心的又一部经典之作。 
剧中人白嘉轩 (濮存昕 饰) 当晚,当人们走进首都剧场后,虽然舞台上悬挂的幕布挡住了主要舞台布景,已被延伸到前排观众席两侧的“土地”布景还是令人所惊叹。不少观众都用手摸着覆盖在座席上成片的坎坷不平的“土地”。 
剧中人小娥 (宋丹丹 饰) 
剧中人鹿子霖 (郭达 饰) 在大幕上,作家陈忠实所写的“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底板凳都是木头,太阳圆月亮弯都在天上,男人下了田,女人做了饭,男人下了种,女人生了产。娃娃一片片,都在原上转”的剧中老腔唱词历历在目。 
剧中人白孝文(左 荆浩 饰) 
鹿兆鹏(右 赵旭 饰)与白 灵(卢芳 饰) 
剧中人黑 娃(右 傅佳饰) 大幕拉开,舞台上是断壁残垣的黄土坡,一片广袤的陕西风情画卷映入人们的眼帘。与此同时,数十名陕西关中老乡粗犷豪放的原生态陕西民间老腔震撼人的心魄…… 
剧中人鹿兆海(左 何靖 饰) 
剧中人鹿 三(左 李士龙 饰) 
剧中人朱先生(邹健饰 左) 在整场的演出中,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全体演职人员与协助演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工团演员,特邀的华山老腔艺术团、西安市灞桥区秦腔艺术团的民间艺术工作者们倾情为人们奉献了《白鹿原》这部大戏。 
剧中人冷先生(左 马星耀 饰) 
剧中人田福贤(左 王刚 饰) 话剧《白鹿原》根据著名作家陈忠实的同名小说改编。 1993年长篇小说《白鹿原》问世后,被誉为“中国当代小说中具有永久艺术魅力”的作品;1997年,《白鹿原》荣获中国长篇小说最高荣誉——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剧照精选(摄影:冯赣勇) 


话剧《白鹿原》将长篇小说的创作精髓浓缩于舞台之上,剧中表现了一部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 


一个家庭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代代争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话剧。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白鹿原经历了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内战的风风雨雨,王旗变幻,家仇国恨,交错缠结,冤冤相报,代代不已……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阵痛中颤栗……




2005年5月,北京人艺《白鹿原》剧组演员及舞美人员曾赴陕西白鹿原地区体验生活,一路上看窑洞、问民俗、听秦腔,寻找小说中描写的关中农民的生活状态。在听了具有浓郁特色的秦腔后,导演林兆华当即拍板以秦腔作为话剧《白鹿原》的背景音乐,并热情地邀请当地民间艺人来京与北京人艺演员同台演出。 



当晚的演出中,以濮存昕、宋丹丹、郭达为领衔主演的北京人艺及总政话剧团的部分演员和陕西华阴市、西安灞桥区秦腔艺术团等加盟参演的人员多达八十余人,全剧中洋溢着纯正浓郁的陕西关中方言,秦腔艺术团的民间艺人再现陕北地区古老而深沉的秦腔艺术。给观众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图文:冯赣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