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後內地的建築工程圖紙會審,我的簽名蓋印更有效力了!這對於我在內地拓展建築工程業務至關重要。”7月27日上午,有25年建築工程經驗的香港建築師盧建能從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二級巡視員魏建文手中接過了內地正高級工程師職稱證書,興奮地對南財記者如是說。
當日上午,在廣州南沙舉行的“內地首批港澳工程人才職稱證書頒發儀式”上,盧建能等首批16名港澳工程人才喜獲內地專業技術職稱證書,其中3人為正高職稱。這意味著他們今後在國內承接和開展建築工程項目時,與內地工程師的資質和待遇相同。盧建能過去在內地無法獨立參與投標、無法全程參與工程管理的情況將得到改變。
(廣東省人社廳等相關負責人給港澳人才頒證)
南財記者在儀式上瞭解到 ,去年11月南沙在全國率先出臺了《廣州市南沙區建築和交通工程專業港澳人才職稱評價管理辦法(試行)》(下稱《辦法》),成功突破港澳人才申報內地職稱的技術壁壘,打通了港澳人才直接申報內地職稱的通道,制定了港澳職業資格對應內地職稱認可政策。在建築、土木、規劃、園林景觀、屋宇裝備、能源等20個專業領域,港澳人才只要符合一定條件即可在南沙申報相應等級的職稱,最高可直接申報正高級職稱,無需逐級申報。
《辦法》出臺以後,南沙共收到29名港澳人才的申請,涵蓋了正高、副高、中、初級職稱,經評委會嚴格審議,最終16人通過評審。為保證評審過程客觀公正,南沙還出臺工作機制,在大灣區內遴選了8名有豐富工程建設經驗的港澳專家作為顧問,全程參與職稱評審工作。
魏建文在儀式上表示,此次獲得內地職稱的港澳人才還不多,但是一個“零”的突破,這也是廣東貫徹落實中央人才工作會議和國務院《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的一項具體舉措,在推動落實粵港澳大灣區“人才通”邁出重要一步,相信會吸引更多港澳人才投身到內地的建設中來。
(獲得正高職稱的香港資深建築師盧建能的證書)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經濟貿易研究中心主任陳萬靈教授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這是粵港澳合作的一個標誌性事件,標誌著廣東在推動粵港澳規則銜接機制建設上翻開重要一頁,為推動國際化高端人才向灣區聚集作出了有益探索。
記者還在現場獲悉,除工程類職稱評定開放外,國家人社部已正式批復支持港澳涉稅專業人士、港澳導遊及領隊在南沙便利執業。南沙區人社局副局長陳國紅表示,南沙將儘快出臺涉稅、導遊及領隊等港澳專業人士便利執業的實施辦法,不斷完善職稱評價體制機制,促進港澳人才融入內地,將南沙打造成為吸納世界人才的“未來之城”。
(轉自:南方財經全媒體 21財經APP ,記者古國真,李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