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清水抵万金,城市水环境与居民生活质量、幸福指数息息相关。近年来,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始终紧跟广州市合流制排水管网改造步伐,扎实推进广州市雨污分流工作。位于广州海珠区的项目建成后污水收集率将大大提高,水环境将大大改善,可进一步提高海珠区内河涌水质,改善海珠区水环境,有效削减最终排入珠江的污染物,进一步提高旱季污水收集率,削减雨季溢流污染,提升河涌水质,改善海珠生态城内流域河涌环境,为建设美丽宜居的海珠生态城奠基。
雨污分流改造 管控施工两不误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实施的雨污分流项目位于广州市海珠区,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新建排水管道总长44431米,其中雨水管网总长11306m,污水管网总长33125m,立管总长193382m,渠箱总长3204m,涉及广州市海珠区40多条市政道路、140多个小区及机关事业单位。 
自项目开工以来,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精心组织,周密布置,多次召开生产调度会,在做好扬尘管控和防疫措施的基础上,严抓质量、安全、进度管理。该项目施工点多面广,存在既有管线复杂开挖难度大、开挖涉及燃气、电力、通信光纤、自来水等各大综合管线、施工底图不完善、老旧城区管线老旧易破损,存在个别不明管线等问题,施工中,项目部重视管线开挖工作,采取“谨慎开挖”方针,完美化解施工难题。在确定每个小区的实施方案前,都要经过数次现场勘查并实际测量场地,会同建设、设计、监理等参建单位对各个小区逐一排查核对,确保采用的是最优方案并能顺利实施。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说:“我们采用的是“一个小区一策略”,在实施过程中,若遇到不可预见的地下管线等障碍,还会随时对施工方案作出微调。我们始终秉承“令行禁止、使命必达”的作风,严格落实市住建局的各项指示要求,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疫情防控、质量管控、扬尘治理等各项措施,努力把项目建设成市民满意工程、放心工程、品牌工程。” 打造精品工程 多惠民少扰民 由于雨污分流工程需要分段、分片封闭施工,在一定程度上给过往行人、车辆和附近居民出行造成了不便。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对群众出行的影响,中铁十二局自我加压,主动公示施工工期,承诺在工期内完成建设任务,主动接受市民监督,按照“少围一米是一米,少围一天是一天”的指导思想,科学优化施工工序,缩短施工工期。市民也纷纷给予了理解和配合,比如主动把车辆停放在小区外,为施工创造一个好的环境。民众的支持和理解,也给了施工人员做好民心工程的信心。 2020年疫情复工以来,中铁十二局秉承铁军精神,克服疫情不利影响,利用疫情期间停工停学的间隙,优先施工涉及学校等范围的雨污分流改造,并且在开学前提前完成学校雨污分流改造,让学校按时开学,让家长放心,让民生工程更暖心。 告别雨污同流 造福长远发展 由于旧城区的地下管网基本处于雨污合流状态,每到雨季,因雨水进入污水系统,自备井生活污水、建筑基坑降水排入污水管网等原因,污水处理厂在雨季需处理污水量远超平时,造成城市内涝、水体污染。因此,实施雨污分流意义重大,不但能提高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避免污水对河道、地下水造成污染,易于管理、卫生环保,明显改善城市水环境,还能降低污水处理厂运行的冲击负荷,缩小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规模,降低污水处理厂的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 
“原来没改造的时候,一下点小雨到处都是水,大便和污水都溢出来,雨污没分开,味道非常重,群众意见非常大,作为我们居民来讲,当时也是非常的没办法,污水改造以后,我们居民都非常满意,特别是环境好了,雨水和污水分开了,这次下的几场雨,没有那种情况了,我们居民非常满意。”翠怡小区的居民高兴的说道。雨污分流改造不仅能够提高防洪标准和雨水收集能力,还将助力解决城市水体污染问题,净化城市“血脉”,提升城市的内在品质实施住宅小区雨污分流改造,是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举措,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人民群众根本福祉。 据现场施工负责人表示,改造完成后,居民的卫生间污水及厨房污水将集中收纳,再接入化粪池、隔油池,屋面的雨水通过立管收集自然排放,实现雨污分流。目前,他们正在加班加点,争取早日完工,早日移交给居民使用。 (张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