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近日公布的全国217家国家级经开区2020年度综合发展水平情况考核结果显示,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排位列国家级经开区第12名;在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两项排名中,南沙均进入全国前10名,分别排名第4和第6。 
2021年,南沙区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抓谋划、优布局、建平台、强功能,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全区多项主要经济指标迈上新台阶,规模与速度均取得优异成绩,高质量发展态势不断巩固。据南沙区统计局数据,2021年,南沙对外开放门户功能显著增强。自贸区新增73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7项、16项分别在全省、全市复制推广,在国家新区营商环境评价中排名前三。此外,经权威机构评估显示,南沙投资贸易便利化、综合创新指数位居全国前列,国家级新区营商环境评价排名前三;南沙新区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千亿规模,同比增长22.3%,增速不仅位列全市之首,在19个国家级新区中也列首位。 南沙多项指标规模迈上新台阶 根据广州市GDP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南沙区GDP为2131.61亿元,同比增长9.6%,增速排名广州全市11个区的第2位,两年平均增长8.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9.96亿元,同比增长6.0%,两年平均增长7.8%;第二产业增加值885.96亿元,同比增长8.3%,两年平均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1175.70亿元,同比增长10.7%,两年平均增长9.9%。三次产业比重为3.28:41.56:55.16。实现工业增加值783.02亿元,同比增长9.1%,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6.73%。 
2021年,南沙区“四上”企业数量首次突破2000家,达到2068家。地区生产总值规模突破2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规模突破千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百亿;农业总产值120亿元,位列全市首位;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近4600亿元,规上工业产值超3400亿元。 经济保持了极强韧性和恢复力 从近2年看,南沙经济保持了极强的韧性和恢复力,在2020年率先恢复增长的基础上,2021年经济发展速度继续保持在全市前列,为全市工业经济增长作出有力贡献。 从两年平均增长情况看,地区生产总值(8.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固定资产投资(22.2%)、规上工业增加值(8.3%)等主要经济指标两年平均增长速度均领跑全市。 
行业发展亮点纷呈 农林牧渔业产值规模跃居广州全市首位。2021年,南沙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0.34亿元,同比增长11.2%,产值规模跃居全市首位。 汽车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021年,南沙汽车制造业实现产值1548.55亿元,同比增长16.4%,占全区工业产值总量45.5%。全区装备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088.88亿元,同比增长19.5%。先进制造业实现增加值484.95亿元,同比增长8.7%。 
大宗商品贸易规模持续提升。金属材料类商品销售额首次突破千亿元,金属材料类商品实现销售额1298.59亿元,同比增长97.7%。2021年广汽丰田汽车销售公司销量达84.04万辆,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4.1%,全区汽车类商品实现销售额1503.87亿元,同比增长10%。粮油食品类、建筑装潢材料类销售额分别达到293.13亿元、108.16亿元,全区销售额超百亿元的商品达到9类。 
国际航运需求旺盛,货代行业规模提升至全市第2。在国际运价高企的市场行情下,南沙的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01.97亿元,总量排名从去年的第4提升至第2,营收同比增长127.4%。装卸搬运和仓储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1.43亿元,总量排名全市第1,营收同比增长27.9%。(南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