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2021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生物科技创新企业50强评选颁奖典礼暨19届中国医疗产业高峰论坛——生物科技创新发展峰会在广州南沙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本次大会公布了本届50强评选的榜单结果,同期发布了大湾区生物科技创新企业50强报告。 本届大会由中创产业研究院主办,广东医谷承办,众多生物科技投资专家、行业投研首席分析师、生物科技龙头企业家、媒体代表、专业律师等参加活动。 
中创集团董事长舒元在致辞中表示生物科技是最具发展潜力、世界各地竞争最为激烈的产业之一。50强评选历经四届,见证了企业的快速发展。50强活动作为企业与投资机构的产业融资对接平台,受到资本市场追捧,相信在资本市场的加持下,湾区生物科技行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这不仅是行业发展的福音,也是全国和全世界人民的福音。 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副主任朱育彬指出,本届上榜的企业,是潜力无限、未来可期的希望之星,是集聚新发展动能的独角兽企业,是大湾区生物科技真正的创新驱动发展黑马。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将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服务于企业的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以更大力度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加专业、高效、优质的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生物科技创新作出贡献。希望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之下,能够打造一个大湾区生物科技产业欣欣向荣的美好局面。 广东省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副会长、专家组成员、《医师在线》执行主编徐小良分享了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趋势,他指出医疗器械产业主要分布在产业基础相对深厚的地区,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等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医疗器械领域技术不断向数字化、精准化、智能化发展。人工智能+医疗装备、远程医疗平台、电子病历系统、医学影像诊断、3D打印、手术机器人、图像识别、健康管理是热点领域。呈现出创新突破加速前进,跨界融合态势明显,服务能力持续加强的三大发展趋势。 现场还举行了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广东医谷临床科研转化基地揭牌仪式,还举行了天科雅、润生细胞与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签约仪式,把生物技术创新与医学临床转化相结合,将更好地推进广东医谷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高水平建设,为打造广东医谷临床转化高地提供重要基石。 兆科眼科总经理柳烈奎在主题分享中指出,创新药物的开发必定要满足医学需求,未来的发展方向必定是更有效、更安全、更方便的,而传统创新药物研发是长线投资,有很高的风险,双引擎的新药研发模型已经全球化,结合自主研发与新药引进,可以快速填补医学需求。 
由南方医学网创始人陈赞泉主持召开了主题为“大湾区生物科技产业如何创新发展”的圆桌对话,进行了多维度地交流与探讨,深入分析了生物科技产业在大湾区的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与挑战,并就生物科技跨界合作与创新发展的未来发展方向表达了各自的观点。其中,复星粤港澳大湾区股权投融资事业部投资执行总经理陈宏表示,作为全球四大湾区之一(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生物科技企业必须要融入全球产业创新发展链。在国内外双循环的情况下,大湾区是创新项目的载体,更是培育生物科技创新企业的沃土。法蒂玛医疗副总裁马虎指出,大湾区具有人才集聚、产业集聚、医疗资源集聚的优势,在手术机器人研发这个细分领域,这些优势能够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研发动力。 在嘉宾和所有参会代表见证下,中创产业研究院规划总监王晓荣正式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生物科技企业50强创新报告》。该报告由中创产业研究院撰写的,报告对50强企业进行统计并详细分析,入围的50强企业中,核心业务涵盖生物医药的企业居多,共22家,约半数企业业务板块中均涉及生物医药。体外诊断作为医疗产业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疾病预防、诊断检测以及愈后评价等方面皆有应用,体外诊断器械成为本届入围企业最为集中的细分器械领域。 
现场对本届50强评选榜单企业进行颁奖,本届榜单由领军企业奖、先锋企业奖、新锐企业奖、最佳人气奖组成,同期对网络投票最受欢迎企业奖进行了颁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