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於週日(12月19日)舉行立法會換屆選舉,這是港府推行港區《國安法》以及實施選舉新制後的首次選舉。 立法會換屆選舉,地區直選全日有超過135萬人投票,投票率為30.2%,較2016年立法會選舉低約28個百分點,是回歸以來地區直選投票率最低的一次。功能界別方面,多個過往屬民主派傳統票倉的界別,投票率亦較上屆大幅下跌。親政府建制派候選人全部勝出,立法會步入「愛國者治港」時代。 
立法會換屆選舉結果全部出爐,建制派幾乎取得全數90席,非建制派在地區直選全軍覆沒,但新思維的狄志遠在功能界別的社福界作出零的突破。民建聯成為大贏家,議席增至19席,工聯會議席亦增至8席。部分議員連任失敗,包括金融服務界的張華峰、紡織及製衣界的鍾國斌。 選管會主席馮驊表示,一貫不評論投票率。 選舉前,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分析,香港選舉的"人大化"是這次選舉的一項重點,"他們把中國人大跟政協的選舉模式搬到了香港。他們強調的是候選人的代表性與不同的身份背景,這些是過去香港人不太關心的事情。" 本屆選民人數為447萬2863人,選舉委員會公布,有135萬680人投票,投票率30.2%。在歷屆議會選舉中,投票率最低的是1996年的35.8%,近3屆的投票率則依次是45.2%(2008年)、53.05%(2012年)、58.28%(2016年)。 在歷屆地方直選中,泛民的得票率一般高於建制派,如果扣除這次泛民支持者拒投票,30.2%的投票率也許就是建制派支持者的票數,相信符合有關方面的預期。 香港立法會換屆選舉結束,投票率只有30.2%,為歷屆最低 本屆當選的90個議席中,包括地方直選20席,功能界別30席,以及選舉委員會界別40席。 在地方直選上,傳統親北京的民主建港協進聯盟是大贏家,有陳克勤、梁熙、李慧琼、鄭泳舜、陳恒鑌、周浩鼎、李世榮、陳學鋒當選。工會聯合會也有吳秋北和陳穎欣當選。其他當選者有來自新民黨的葉劉淑儀和李梓敬、專業動力的林素蔚、實政圓桌的田北辰、西九新動力的梁文廣,以及自稱無黨派的楊永杰。 溫和民主派包括黃成智、馮檢基等人全部落敗。 在功能界別選舉上,過往泛民主宰的教育界、法律界、會計界和醫療衛生界,投票率全部偏低,依次只有29.02%、33.59%、30.45%、29.56%,具體反映出泛民不參選的影響。 但這個界別選舉一向由建制派主導,因此,大多數界別的投票率都接近80%或以上,比如鄉議局、保險界、航運交通界、工業界和商界等。 本屆新增的選委會界別應當選40人,全部是傳統親北京人士,參選的聖公會教省秘書長管浩鳴也首次當選立法會議員。他當選後說,希望先處理社會撕裂的問題,特別是社會事件中留有案底的年輕人。被問到如何處理台灣殺人案嫌犯陳同佳,他說,案件能否處理,主要是台方是否容許陳同佳赴台。 
狄志遠(左)希望可以在立法會身體力行,顯示非建制派仍有重要角色。 當選社福界議員的新思維狄志遠說,非建制派在立法會選舉的選情令他詫異,希望可以在立法會身體力行,顯示非建制派仍有重要角色,重申會堅持爭取民主及監察政府,不排除與建制派在民生議題上合作,希望下次選舉更多非建制派選民投票。 另外,台灣籍參選人、鳳凰衛視主持人曾瀞漪未能在選委會界別當選。 中國媒體:選民踴躍投票儘管實際投票率不盡人意,但是中國媒體的報導中民眾的參與度卻是另一番景象。官媒"央視新聞"週日當天採訪香港選民報導稱,各界選民踴躍參與,投票現場秩序井然,選民紛紛認為,新選舉制度將為立法會帶來新氣象。 "澎湃新聞"也指出,記者在香港走訪多個投票站看到,選舉進展順利,票站運作順暢,市民熱情參與。新華社發表快評指出,在疫情嚴峻下,外部勢力極力干擾破壞之時,香港各界人士踴躍投票,"香港選民對良政善治的迫切期待,是踴躍投票的推動力之一,體現廣大民眾對新一屆立法會充滿信心。"
市民爭相乘免費公車郊遊消遣 不過,多名市民均表示,週日打算去郊遊或去其他地方玩樂。本臺記者早上約9時到鑽石山及彩虹巴士、小巴站視察,可見往西貢的巴士已有約30多人排隊候車,有市民表示知道有免費乘車優惠,因此特意連同朋友去較遠的地方郊遊。 市民劉先生說:我們去西貢行山,坐車不用錢,開心,大家今天可以輕鬆一些。 市民何生及郭小姐則對本臺指,週日是重要的行山日子。 何生說:我今天打算去西貢行山。 郭小姐說:今天是一個很重要的行山日子,比較多人出街,湊熱鬧一起行山。 市民王先生則認爲,若有心想去投票的人,即使沒有免費乘車優惠均會去投票,再者一般而言,票站都在住所附近,無須乘車。 在西九龍文化區亦見人頭湧湧,過百人蔘與“Minions Run Hong Kong”跑步活動,另外也有市民去野餐,他們都表示不想去投票。 李小姐說:不去投票了,有更重要的我已投了—“叱吒”。因爲我的女兒生日,我要來這裏玩。 市民陳生及黃小姐說:不會了,跑完步很累,要回家睡覺。 市民鍾先生直言,今次選舉氣氛不如2019年區議會選舉,他認爲“如果有喜歡的候選人便去投票。”
白皮書稱香港第七屆立法會選舉充分展現民主實踐新氣象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一國兩制」下香港的民主發展》白皮書,指出第七屆立法會選舉過程公開、公平、公正、安全、廉潔,充分展現香港特區民主實踐的新氣象。新的選舉制度具有廣泛代表性、政治包容性、均衡參與性、公平競爭性,吸引眾多來自不同背景的人士參選,「五光十色」、多元多樣前所未有,並非是「單聲道」。 港澳辦︰剛結束的立會選舉是落實新選舉制度的成功實踐 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發言人表示,在第七屆立法會選舉順利結束之際,發表《「一國兩制」下香港的民主發展》白皮書,有助更加全面準確地評價此次立法會選舉,理解香港新選舉制度的先進性、優越性,對進一步凝聚香港民主發展共識、開創香港良政善治新局、推進「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人民日報》:立會選舉成功 開啟香港民主新起點 《人民日報》就立法會換屆選舉發表評論,說這是在香港國安法實施、選舉制度修改完善後香港的第一場立法會選舉,是全面貫徹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的一次生動實踐,對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保持香港繁榮穩定意義重大,對於發展符合香港實際的民主、塑造香港良政善治新格局意義深遠。 中聯辦︰選舉再次彰顯新選舉制度進步性優越性 中聯辦發表聲明,祝賀香港特區第七屆立法會選舉圓滿結束,形容選舉再次彰顯新選舉制度的進步性優越性,是對「愛國者治港」原則的進一步落實,是有香港特色民主的一次成功實踐。 聲明說,可以預見,新一屆立法會將徹底擺脫「攬炒」、「拉布」的政治泥沼,行政主導體制優勢會進一步發揮,行政立法機關之間的良性互動將得以實現,香港必將掀開良政善治新篇章。 左上起)梁美芬、何君堯、麥美娟、黃元山。(由左下起)李鎮強、張國鈞、梁毓偉、林振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