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简体 | 繁体
 
 中华新闻网首页 >文化大观 > 文化遗产
 
“金石中学”是这么来的......
时间:2021/10/24 20:58:47      来源:中华新闻通讯社     作者:何彩云

db6de967cdc7891399f188ca59d9ba5.jpg

古镇传说 

“金石中学”是这么来的......

何彩云  搜集整理   

在安徽省利辛县 ----西淝河畔,有一个美丽的古镇叫阚疃。

历史上,这个古镇有72座庙,72眼井;由于民风淳朴,吸引了很多外地人到此经商,古镇每天车水马龙非常热闹繁华。

话说在靠近街道南面的一口水井,民间传出一桩奇闻水井在夜晚放金光。说,越是风高月黑之夜,其光芒愈显。传到后来,讲述的人又加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创作有人讲是井神显灵有人说是妖魔作怪还有人认为这是献台石的老辈石匠赵希光在显示吉祥,示意人们内可能有什么宝贝。这后一说却也激动过一些商人,据说曾有人在夜晚偷偷地打捞边这口大水井,可每每都是竹篮打水—— 场空。

这个神奇的故事也引起了老石匠的孙子赵晓光的兴趣。

赵晓光小时候曾听爷爷讲述过这块井台石的来历,这是一块来历不凡的石头,是清代一个官吏从西部城市用船运来的。它高五尺、宽二尺,一尺。当时那趟船上的人说,这块石板的主人很心爱它,准备拿回家作牌坊的顶板用的。可也有知底的人说,这块石头的内里是金砖融化的整块,中层挂了合金,最外层粘了厚厚的石粉粒(水泥制品)。是那个官吏为在途中安全运输而精心装制的,也是他为官多年搜刮来的“身外之物”。可是,不论这个官吏怎样地机关算尽,因为他途中暴疾丧命,这块精心伪装过的石头却被不晓内情的家人抛往西河中有一年枯水季节,老石匠赵希光发现了它,一便瞧出它类石又不是般石头,于是便请人将它拉上岸,运回家,可这块石头中层质地特硬,怎么不动,心灵手巧的老石匠也拿它没办法,所以就这么被搁置了起来。石匠老年时觉得这块石头搁在家中,埋在土里怪可惜的,就把它运到集南头的大水井旁作了台石。他的本意想请过往的同行高手来解开其中的谜,老石匠直到临死前还念念不忘,断断续续地唠叨过这块不一般的石头。

a0c83a4ae92131a32da81e9859f1760.jpg

经过几十年的磨砺,这块井台石愈加光华洁净了。小石匠赵晓光听了众多传闻又记起爷爷的述说,越看越觉得这块石头是个解不开的谜,于是,不管是在小时候上学来回的途中,还是后来他成年时出门在外,他一直还是心心念念那块石头。

后来,随着洋人入侵,传教士也闯进本地

有一次,两名意大利的洋教士乘船路过此地,时值正午,他们一行十余人下船到镇上吃午饭、路过此水井旁,洋教士突然停了下来,很明显,马上到嘴的热汤菜远不如这块井台石更能吸引他们。只见其中最胖的教士先是敲击石板声响,接着从手提箱中取出一个特制的尖嘴锤子,轻击重叩后狠命地剥落石片及合金层,足足摆弄了一顿饭功夫后,他又快速地从衣袋中掏出一个带柄的玻璃镜片,透过镜片他仔细地察看了被击穿的各层石板,末了,胖教土的手颤动着,竞跳起来对另一个瘦教士用外语喊了起来。顿时,他们一行人都喜形于色。

就在教士看井台石的当儿,前来桃水的人停下脚步,行路人也围了过来,他们看到了刚才那幕, 都觉怪异,有人说这些洋人真是少见多怪,块石头有什么稀罕的有几个好事的还上前讥讽道你们要罕,就把它带走吧,我们这里多得是。”。“好的,好的!”胖教士用熟练的中国话答道。可是,怎么弄得走呢?洋教士连连巴几下眼睛,大声“呼”了一下,完全换成了另一幅面孔,他先在胸前划了个“十字,然后默了几句什么,再转过来对观的人群说:“这井旁你们没有发现什么不祥之兆吗?”象是迎考的人考中了自己最熟悉的题目一样,围观的人一下了都兴奋起来,教士挥手制止了大伙,装模样地厉声再说:“有,还是没有?”这时人群鸦雀无声,有的屏住呼吸,有的小声答道:“有,是有鬼怪。”胖教士听说后忽地提高嗓门嚷道:“是的,是的我要替主行道,拯救你们。定要把这怪石搬出去。”围观的人见洋人也有慈善心,又为他们着想,顿时恭敬起来,盼着指点迷津。胖教士又眨着蓝眼划了几遍“十”字,人们便带着他找到了当时阚的官吏,议定由镇里出资,民众出工出船,将这块碍大家发财和吉祥的“妖石”运出去……

再说小石匠赵晓光,如今已经三十来岁了。他现在繁华的蚌埠安了家。那天,他到作坊干完了手艺刚要回家,迎面碰上几个乡邻在蚌埠街上转悠,晓光高兴地将他们拉回家,唠叨后才知道爷爷当年堆放在阚疃镇南水井旁的井台石被人运到了蚌埠。从运井石这弯弯绕绕的过程中,他感到有些蹊跷,于是天黑后他约请一个较精干的运石乡邻同往,潜了洋教士的住处

教士及随行人员都住在一个靠近码头的较大客栈里,已经是半夜了,两个教士仍在频频举杯。只听瘦教土恭维道 

“你好运气,沾你的光我也见识了这个宝贝。”

不不不,上帝对于我们都是公正的。只是我搞过勘探,练就了好眼力,才用我这火眼金睛看准了它是一块乌金石!”胖教士说到“一块”二字时,得意忘形地拖起了长腔。

“啊!”躲在窗外隐蔽处的赵晓光和那个同乡几乎是同声地惊讶道。然后屏住呼吸静听他们的对话。

“那么,你估计它价值多少?”瘦教士机敏地问

“这样说吧,我们可以改行经商了。

323eefc68da563ff92cc3fe7cd68eb8.jpg

中国人常讲金条、金砖,可是却认不得这么大块的金石。还要求我把它运走。哈哈,真是他们自己说的‘少见多怪’呢!” 胖教士在回避着瘦教土的问题,侃侃而谈:“那么,开个什么样的公司呢?”瘦教士进步的追问。

“噢噢,回国后,我雇请你作总经理。”胖教土说。

“啊,不是说同我三七开么?怎么,我成了雇员了?”瘦教士有点气不过。

“我说过么? 没有的,没有的!”胖教士掩饰着喝完杯子里的酒,向瘦子摆了摆手,无事般地离开了瘦教士,自去睡了。

这时,赵晓光的那位同乡气得攥紧了拳头,跳起来要去狠揍胖教士,幸好被赵晓光捂住了嘴巴。

不一会儿,只听瘦教士恶狠狠地骂道:“骗子,真是个骗子,刚说过的就不认帐了。可我是早有准备的哟。待到回国后和你弄个明白。” 话音刚落,瘦救士从桌子下面拿出个小方匣来,随着。 “咔嚓”一声响,胖教士的声音又出现了。不光和刚才说的一样,而且连前边二人没有听到了胖教士答应同伙“七三分成”的话也有呢!赵晓光二人正听得出神,随着瘦教士“啪"的一声拍下,房间里什么声音也没了,只有瘦教士一人手握着一个方方正正的小匣子(录音机)快步走出门来……

第二天,那个同乡尾随赵晓光前往拜会两个洋教士。

赵晓光今天的穿着一反往日:大礼帽、长马褂、架一副金边眼镜,甩动着一根乌黑长亮的文明棍。他一摇三摆地走上前向胖教士自我介绍说:“本人赵晓光,在本埠石刻公司供职。你拉走了我祖传的宝石,请你按原样给我放回到阚瞳镇的大水井旁,如果你付不起运送费,本公司可为代付。”赵晓光彬彬有礼地说完上述一番话后,还抬眼看了一下瘦教士, 瘦教士赶忙低下了头并后退半步;赵晓光则径自走向店堂的中座坐下,观察着胖教士的神情。

胖教士先是惊讶,接着有些紧张,然后则抖动着双肩,把手插进衣袋中,来回走动着说:“我不认识你赵先生,也听不懂你说的话!”

赵晓光的同乡上前对着瘦教士说:“我就是前几天给你们运井台石来的。”

瘦教士听完“哇哇”了两声,点点头以示证实。

胖教士见状也无所谓地“哇”了声,然后强词夺理道:“你知道,那块石头不是你们和当局请我运走的么!解了你们的灾难,怎么又说我拉走了石头?”说完他赶紧在胸前胡乱地划着“十”字。

“是我们让你运走的,可我们不……”那同乡气得差点说走了嘴。

赵晓光立时站起来,用文明棍点着地面说:“那就感谢你们这些上帝的使者了!不过,我是石头的主人,我要索回它。”

胖教士见势不对,马上转变,装作满不在乎地说:“一块烂石头,说什么还不还的?”

赵晓光紧逼一步道:“ 照此看来,石头就该物归原主了!”

“不不不!”胖教士边喊边举起了右手,蛮横地说:“石头是当局邀请我们运到这儿的。再说我还没有向你们讨下一站的运费呢? 你们在这里乱来,不怕当局给你们吃官司么?”

赵晓光未让胖教士再嚷下去,用文明棍敲了敲对面的椅子腿对他说:“你别激动,请坐回到那儿去。”胖教士看看坐在旁边默不作声的瘦子,余怒未息地坐在被指定的位置上。

“要打官司我奉陪,证人还在外面呢!真的打起官司来,先生可不要怪我指认你盗窃和诈骗哟!”

“诈什么?盗什么?”

“盗宝石,诈民众。”

“什么,你说什么?”胖教士气急败坏,又无赖耍刁倒打一靶道:“你们把石头说成宝石,我可要告你们欺诈、诬告罪!”

赵晓光怒不可遏地点着头说:“那好哇,这可连你自己也被告上了。”“因为你就说过这井石是金石的话。”

“什么,你说什么? 胖教土好似被当头打了一闷根,身不由己地跌坐到座位上,他回首望一眼一直不作声的瘦同行;但仍不服输地抵赖道:“我没有,我何时说过这类话。你要有证据,我答应你提出的任何条件;若没有证据,我们就这样解决问题,你们负责把石头给我运往上海港口。”

“好”,赵晓光沉思了一会指着瘦教士继续道:“请先生作证,我们就地解决问题。”瘦教士同意了。胖教士看到同伙来增援,似乎有了必胜信心。这时,赵晓光转身从同乡身上取出一个包来,拿出那只小匣子,按了一下,胖教土的声音清清楚楚地再现了出来。胖教士见状,倒吸了一口凉气,恶狠狠地向着瘦教士吐了一口唾沫,低头服输。为了能弄走金石,他愿意与同行、赵晓光商谈处理办法。

经过讨价还价,胖教士答应在阚疃建一所教会学校,同时坚持建一座天主教堂,由他的同行瘦教士及其随员边传教、边教学。他还勉强答应瘦教士坚持的分成办法,推说等他回国后才生效。

第二年春,学校和教堂都盖成了。

赵晓光自撰文自刻石,在这所学校校门前立起了“金石中学”四字校名。据说,两项建筑仅用去那块金价值的十分之一。

后来,赵晓光手提那个小录音机单独向瘦教士告别道:“我送你五十银元,你送我这个匣子。大家都留作‘纪念’吧。”瘦教士感激不尽,便在胸前不断地画着“十”字。

如今,这两座历经100多年风风雨雨的建筑依然坚固宏伟,天主教堂被批准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已经转变职能成为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阚疃镇的“”国学教育基地”,2015年底,阚疃金石中学也由原来的“”凤台县第二中学”到“”阚疃中学”而恢复为“”阚疃金石中学”,以示“”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之意,如今有这座乡镇完中环境优美,设施齐备,拥有4885名莘莘学子在此就读,


责任编辑:悦 声
0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栏: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闻排行榜
1 “金石中学”是这么来的.....
2 主流媒体点赞顺德高新区:一座高质
3 2021南粤古驿道“Hello&
4 曾曉輝參訪華僑大學董事會香港辦事
5 美國和台灣官員舉行視像會議
6 继沈阳之后 内蒙古也传
7 吕秀莲:美丽岛律师中只相信三人
8 专家考察武汉并为华中科技大学授课
9 2021年10月24日新冠肺炎全
10 李云迪被人民微博点名"
@中华报业集团与中华时报传媒集团所有 咨询邮箱: nsj168@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