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简体 | 繁体
 
 中华新闻网首页 >走进大陆 > 外媒看大陆
 
中外媒體揚州采風 樂遊文化古蹟
时间:2021/10/22 7:07:19      来源:新生大陸事業部     作者:王輝丹

A06A2001-1.jpg


 【記者王輝丹/揚州報導】「千年運河千里行」暨「愛上大運河」中外媒體採訪團沿大運河南下,日前走訪考察瘦西湖清水活水工程、平山堂、大明寺、網紅漁村(沿湖村),瞭解「水城共生」的揚州,感受千年運河的古韻與新生。

京杭大運河是中國古代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綿延一七九四公里,流經北京、天津兩市及冀、魯、蘇、浙四省。這條縱貫南北的大運河,架設了一座溝通中華民族兩千多年文明的橋梁。

A06A2101-1.jpeg

 揚州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自西元前四八六年吳王夫差開邗溝、築邗城始,至今已有二五○六年的建城史,一九八二年被大陸國務院公佈為首批廿四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揚州是一座生態宜居之城,是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生態市,二○○四年、二○○六年先後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獎」和「聯合國人居獎」。揚州是一座創新開放之城,在大力發展先進製造業基礎上,科創產業迅速發展,全市建成科技產業綜合體六百多萬平方米,擁有高新技術企業一六二七家,有一三五○多家外資企業落戶揚州。

20211019823251fa.jpg

 瘦西湖風景區位於歷史文化名城揚州城區,遊覽面積二點五平方公里,是世界文化遺產大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的核心和精華部分。清代康乾時期即已形成的湖上園林群,融南方之秀、北方之雄於一體。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串以徐園、小金山、五亭橋、白塔、二十四橋、萬花園、雙峰雲棧等名園勝跡,風韻獨具而蜚聲海內外。

IMG_20211019_103953.jpg

 從隋唐開始,景區陸續建園,及至清代盛世,由於康熙、乾隆兩代帝王的六次南巡,造就了「兩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的湖山盛況,儼然一副次第展開的國畫長卷。歷史上李白、杜牧、蘇軾、朱自清等文化名人都很讚嘆瘦西湖秀美的風光,留下眾多膾炙人口的篇章。「煙花三月下揚州」、「綠楊城郭是揚州」等數不清的名言佳句,為瘦西湖增添了耀眼的濃墨重彩。

 大明寺位於江蘇省揚州市區西北郊,被大陸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大明寺因初建於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間而得名。唐代鑒真大師曾主持此寺,傳經講律。平山堂位於大明寺大雄寶殿西側的「仙人舊館」內,始建於宋仁宗慶曆八年(一○四八年)。時任揚州知府歐陽脩,因欣賞這裡的清幽古樸,於此築堂。坐此堂上,江南諸山,歷歷在目,似與堂平,平山堂因而得名。平山堂是專供士大夫、文人吟詩作賦的場所。

20211019655673fa.jpg

 十九日下午,中外媒體采風活動走進揚州邗江區方巷鎮沿湖村。看曾經是一個陸地面積僅零點八平方公里,「因窮聞名」的小漁村如何驚艷蝶變成為「網紅漁村」。

該村黨總支書記劉德寶在接受中外媒體記者採訪時介紹,十四年前,全村挑土填塘造莊台,漁民們結束水上「漂泊」,在陸地上扎了「根」。讓世代以船為家,捕魚為生,看天吃飯,「漂」在水上的村落「上岸」,打造江南水鄉漁民特有的「小幸福」。

A06A2101-2.jpg

 「千年運河千里行」中外媒體採風活動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國新聞社、世界運河歷史文化城市合作組織主辦,由中國新聞社總編室、中國新聞圖片網、中國新聞社攝影部、杭州文廣集團、大運河城市廣播聯盟承辦,山東省委宣傳部、江蘇省委宣傳部、中國新聞社(北京分社、山東分社、江蘇分社、浙江分社)支持,是二○二一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的重要子活動。

M7021022_1_Gray(小)僅日期.jpg

台灣新生報2021你啊10月22日第二版


责任编辑:王辉丹
0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栏: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闻排行榜
1 中外媒體揚州采風 樂遊
2 千年運河千里行 中外媒
3 恒大与合生创展交易喊卡 
4 台灣安全鼻注射技術領先世界&nb
5 國台辦斥歐洲議通過涉台報告&nb
6 瀋陽一間餐廳燃氣爆炸增至4死
7 南京国际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创新
8 普京头号大敌纳瓦尔尼荣获萨哈罗夫
9 2021年10月21日新冠肺炎全
10 马云现身欧洲 港股阿里系造好
@中华报业集团与中华时报传媒集团所有 咨询邮箱: nsj168@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