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简体 | 繁体
 
 中华新闻网首页 >港澳直通 > 港澳政情
 
林鄭《施政報告》的大規劃、新方向、新局面
时间:2021/10/7 10:29:19      来源:中華新聞通訊社     作者:黃敬

在中央主導實施《香港國安法》及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的大背景下,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表本屆政府任期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提出了大刀闊斧的大規劃,指出了發展的新方向,打開了香港的新局面,值得社會各界認真解讀和支持。

所謂的大規劃,是指規劃的牽涉範圍大,受惠的市民多。今年的《施政報告》,重點在於大力發展香港的北部,把元朗及北區打造成香港的第三個CBD。依據《施政報告》的規劃 ,整個北部都會區的面積達300平方公里,佔香港土地面積超過4份1,其面積較香港現有的兩個核心商業區,即中環及東九龍還要大得多,預期可容納約250萬人居住,並創造約65萬個就業職位,成為香港面積最大、就業職位最多、最多人居住的一個核心商業區。

新方向,是指香港北將成為香港發展的新方向。過去,香港的商業項目及就業職位高度集中於維港兩岸,多數優才專才白領也是在維港兩岸上班,週末也多數前往維港周邊的商業區娛樂,我們絕少會聽到有人跨區到北部上班,假日時更不會相約在北部消遣。然而,隨著特區政府大力發展香港北部,大量的新建屋苑、商業樓宇、購物商場、創科設施會在北部都會區落成,香港北部都會區將成為人流、物流、資金流的最新方向。

新局面,是指香港將迎來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香港與深圳深度融合發展的新局面。北部都會區有戰略性的地理價值,就是與深圳相連,現時由深圳灣至蓮塘口岸,共有7個陸路口岸,是港人往返內地最常穿越的區域,也是內地人來香港最便捷的地方。然而,過去由於北區、元朗、屯門等地的低度發展,區內的發展空間、商業用地、基建設施嚴重不足,根本無法成為一個凝聚港深人才,吸引港深優質項目,促進港深融合發展的地區。然而,隨著愈來愈多港深陸路口岸採用「一地兩檢」及24小時通關,以及特區政府積極建設北部都會區,我們完全可以預期北部都會區將能夠吸引大量的港深合作項目,吸引大量的大灣區人才,讓香港更深度融入大灣區的發展,把握大灣區機遇。


中聯辦駱惠寧主任上月在「把握國家『十四五』機遇 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宣講會上致辭表示,「發展是永恆的主題,是解決各種問題的金鑰匙。」並強調「市場經濟,競爭激烈,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透過發展北區都會區,增加大量房屋及商業用地供應,過去困擾港人的住屋及經濟動力不足的問題可望得到改善,但特區政府仍然必須加快腳步,提速發展,緊記「慢進也是退」的訓誡!


作者簡介:(Dr. King 黃敬博士、工程師 社建中心(CCPDC)會長 香港河源社團總會主席 選委會第五界別委員)


责任编辑:CTHK001
0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栏: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闻排行榜
1 林鄭《施政報告》的大規劃、新方向
2 2021年10月7日新冠肺炎全球
3 “杨沙会”闭门谈了六小时&nbs
4 且忆且痛《光明行》
5 江苏园博园正式运营
6 诺贝尔医学、物理学、化学奖先后揭
7 日本與美英多國在南海聯合訓練
8 法国前国防部长李察和澳洲前总理阿
9 林鄭月娥發表今屆任期最後一份《施
10 楊潔篪抵瑞士將晤沙利文
@中华报业集团与中华时报传媒集团所有 咨询邮箱: nsj168@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