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作品的原型是燕翼围,艺术家做成透明鱼缸的造型,里面养上一群活的金鱼,象征着人与围的和谐关系。”2月9日,在广东省深圳市雅昌艺术中心,听着讲解员对艺术品《渔与鱼》的介绍,龙南籍企业家赖文伟感到分外亲切和自豪,因为他的老家杨村镇就是燕翼围所在地。 当天,深圳龙南商会的30多名在深人员通过严格的预约程序,来到艺术中心,参观这场充满客家元素的威尼斯建筑展前展。据了解,这次展览的11件围屋艺术精品由国内著名艺术家以龙南传统客家围屋为主题创作,将于今年5月赴意大利参加第17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春节期间在深圳先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展前展。 
龙南文明实践志愿者向留深人员介绍家乡围屋保护和发展现状 龙南市委宣传部负责人表示,该市为留在深圳过年的龙南籍外出人员准备了一份“春节礼包”,观看围屋艺术展览是其中的一项内容。 
围屋艺术品吸引着留深人员认真观展 根据国家防疫要求,龙南鼓励和倡导在外工作的人员今年就地过年不返乡。由于区位交通和产业承接等因素,深圳一直是龙南在省外最大的创业和就业城市,今年响应号召留守深圳过年的龙南籍人员达到1.5万余人。 春节前夕,龙南以家乡客家文化为内容,以乡音乡情乡景乡愁为背景,通过现代互联网手段,精心置办了一份特殊的文化年货,送给龙南籍留深人员,让他们以此寄托对家乡的思念,安心留在原地过年。 打开这份“春节礼包”,里面有着丰富的内容。 该市在关西围、南武当山等地标性地点录制了家乡风光风情视频,展现了城市、乡村和旅游景区最新的景象,看着屏幕画面在眼前掠过,留深人员们不约而同地依次喊出画面上的地名。一位企业家激动地说,家乡的这些地方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经常出现在自己的梦里,陌生是因为家乡越来越美,变化太大了。 无论身处何地,最馋的还是家乡菜。龙南把镜头对准客家人的厨房和餐桌,将米酒、酿豆腐、炸米果这些龙南过年必备必吃的特色年货拍摄下来,还原了客家人的过年食谱,让留深人员看到舌尖上的家乡,感受到浓浓的家乡年味。 
留深人员与渡江镇莲塘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视频连线 接下来,是与乡亲们的视频互动。龙南在各乡镇均建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打造成融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平台。春节前夕,各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借助现代科技方式,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面向在外过年的龙南籍人员举办新春“云汇演”。 这天,留深人员与渡江镇莲塘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屏幕进行了直播连线,参与了文艺表演、隔空合唱等环节。文艺表演包括舞蹈、快板、个人独唱、乐器演奏等形式,均为在家的群众自己编排,尽管隔着屏幕,留深人员依然看得非常投入,不时地鼓掌叫好。活动最后,在深人员与乡亲们共同合唱了一首《我和我的祖国》,在歌声中互致问候和新春祝福。渡江籍企业家钟荣泪眼涟涟,他向着屏幕前熟悉的亲人激动地说:“我今年留在深圳过年了,祝阿叔阿婶们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每打开“礼包”中的一个“礼物”,留深人员就感受到一份家乡的暖意。对于这份年礼,深圳龙南商会会长陈胜森连连称赞,他说:“我们今天享用了一顿乡情浓郁的‘文化年夜饭’,家乡这么牵挂着我们,让我们这些游子分外暖心。”他告诉笔者,由于考虑到防疫需要,商会组织了部分留深人员严格按照防疫程序,到雅昌艺术中心领取这份“春节礼包”,更多的留深人员将通过微信与朋友圈分享家乡带来的这份温暖。 
深圳龙南商会部分会员向家乡人民拜年 “深圳龙南商会给家乡父老乡亲拜年了,祝父老乡亲新春大吉、牛气冲天!拜年了!”最后,在录制的拜年视频中,龙南留深人员表达了对家乡的祝福与眷恋之情。(文/傅亮 图/廖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