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時報/華聞社1月28日香港綜合報導)香港確診宗數稍為回落,新增39宗確診個案,是近兩星期單日新低。再多兩名患者離世,包括一名47歲有長期病患男病人,另一人在離世後證實為確診患者,累計死亡人數增至177人。繼麗港城第五座之後,第七座也列入強制檢測範圍,有兩個同座向單位共有3宗確診,衞生防護中心指,目前未能確定是否有垂直傳播。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確診宗數好像稍為穩定,但初步確診也有40多宗,未有明顯向下。 張竹君又說,新增的源頭不明個案,居住地方遍佈全港,包括港島的半山、太古城及北角東發大廈;九龍的大角咀、牛頭角、樂富、深水埗; 以及新界的元朗、大埔、北區及天水圍。一旦出現超級傳播,可引致大型爆發。她又說,本港大廈有不同設計,或會有利於傳播,當局會特別留意有否出現垂直傳播。 至於目前4個指定區域,佐敦新增1宗確診、油麻地旺角新增3宗確診及深水埗新增2宗確診,紅磡暫無個案。 新增個案本地佔38宗,當中20宗感染源頭不明。1宗南韓輸入個案懷疑屬變種病毒。 麗港城第7座列為強制檢測大廈,至今有2個同座向、相隔10多層的單位,共3人確診。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暫未知是否出現垂直傳播,要等候強制檢測後,會否出現3個或以上單位確診,屆時可能要找專家視察。至於早前要接受強制檢測的第5座,當局將25個樣本送檢,全部呈陰性。 北角東發大廈C座昨日5宗初步陽性個案,今日確診,累計13宗個案。紅磡永明粥店再多1名工作人員在檢疫中心確診,但至今當局未收到食客確診報告,暫時無要求食客強制檢測。 衞生防護中心又作出更正,指早前公布葵涌9號碼頭有3名工人初步確診,但其後發現有錯誤,因3人再做檢測後未出現陽性。 至於來自南韓的輸入個案,快速測試顯示屬英國或南非出現的變種病毒,但仍要再作詳細分析,才知道屬哪一類型。另外,早前兩宗分別從瑞士及菲律賓來港的輸入個案,患者的樣本亦檢測出變種病毒。 紅磡永明粥店多1名員工在檢疫中心確診,累計7名員工確診,暫時未有食客確診。 
海關發現,「愛的家」一款香港生產的彩色外科口罩,含菌量超標超過12倍,涉嫌違反《消費品安全條例》,一男一女被捕。生產商說,初步懷疑是包裝程序出現問題,已即時停售並回收產品。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在節目《千禧年代》表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整體形勢令人擔心,認為農曆新年期間,無可避免會多人外出,有跨家庭活動,若近期個案沒有明顯回落,他擔心會再出現反彈。
對於紅磡寶其利街永明粥店出現爆發,他說政府早前收緊防疫措施,包括禁止晚市堂食,與食肆有關的群組基本上已銷聲匿跡,現時再出現食肆等群組屬一個警號。他相信有關食肆的傳播並非近一兩日發生,可能早一個星期已出現傳播鏈。
他認為,政府的追蹤及檢測工作應該盡快完成,若出現爆發才「封區」、「封樓」等,並非好策略,形容只是「補鑊」。他又說,若在部分地區要實施強制檢測,建議可以在相關大廈貼出通告或發出廣播,讓市民知道有關安排,做到盡快完成檢測。他認為政府需要加強執法,若有離譜的個案而不作出檢控,會讓政策變成「無牙老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