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海内外文化的广泛交流,世界各国艺术团体彼此之间的异国演出,往往是一个城市喜爱观摩文艺演出的观众们最难得而深刻的记忆之一。例如,2007年3月16日,世界知名的巡演剧团--英国TNT剧团访华首场演出的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经典剧目《雾都孤儿》在北京首都剧场隆重举行,记者应邀观摩的那场首演就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演出海报(摄影:冯赣勇) 
据悉,英国经典名著《雾都孤儿》自其诞生之日起,就被改编成各种影视、舞台形式。除了1948年由英国拍摄的黑白经典影片版本之外,世界各地大约还有20余种不同的电影版本;去年,由波兰著名导演罗曼•波兰斯基导演的同名电影曾在世界各地再次掀起了“狄更斯”热。 剧照精选(摄影:冯赣勇) 

英国TNT剧院曾携《雾都孤儿》在英国、德国、意大利、法国、荷兰、捷克、日本、新加坡、香港和南美演出,其中三次赴日本巡演,四次赴法国巡演,所到之处无数观众为之动容。而英国皇家剧院作曲家托马斯•约翰逊创作的CAPELLA 风格的音乐和合唱也成为TNT版《雾都孤儿》的鲜明特色之一。 

当晚的演出,令从京城四面八方赶来的中外观众们,被TNT剧院演绎经典剧目的独特艺术魅力所倾倒。首先,舞台上的布景简洁、明快、实用。一个高台绞刑架和一个类似“门形”的长箱子作为台上的两个重要道具,起着行刑台、地道出入口、门、床、棺木等多重的用途。 

其次,五位演员均先后身兼不同的角色出演。特别是穿插于整部戏之间,并贯穿始终的多段无伴奏合唱,其多声部的美妙合声旋律,悦耳动听,沁人肺腑有如天籁之音,令观众赏心悦目,美不胜收。 

与此同时,虽然话剧是用语言表达的艺术,但是英语对白丝毫没有影响观众的理解与互动,演员们幽默风趣的表演让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该出彩的地方,一定会响起大家开心的笑声与热烈的掌声。 

英国TNT剧院创立于1980年,是世界级的国际巡演剧团,在各国广受欢迎,仅在上个演出季就在30个国家演出了7个剧目。TNT剧院在德国年均演出500场,几乎占据了德国全部英语话剧市场;也是在法国、日本和俄罗斯演出最多的英语剧团。他们所创作演出的剧目从《罗密欧与朱丽叶》到《希特勒杀了我的金丝雀》,风格各异,充满创意。 

当年访华演出的《雾都孤儿》作为剧团的代表作品,曾在世界各地巡演近1000场。TNT剧团的演出一直反对电视化的现实主义和好莱坞式的表演。“TNT的风格就是简约、质朴,演员是全方位的。” 

导演《雾都孤儿》的保罗•斯特宾表示,与电影、音乐剧相比,这是一部能让人笑的《雾都孤儿》更接近原著,舞台剧将“像狄更斯那样运用喜剧元素,也像他那样呈现了一个可怕的世界”。此外,其特点还在于加入了由英国皇家剧院作曲家托马斯•约翰逊创作的音乐和合唱。 

对于剧中男主角奥利弗和小扒手道奇将由女演员扮演,费金的老婆则由男演员扮演。斯特宾解释说,由女演员扮演小男孩是英国戏剧的传统:“我们希望奥利弗看起来年轻,不愿意让成年男演员装嫩去扮演10多岁的少年。在英国,男演员扮演老年妇女同样有着古老的历史。”因而,剧中盗窃团伙头目费金的老婆也将由男演员来扮演,由此带来的黑色幽默效果也是TNT和狄更斯的风格体现。 

《雾都孤儿》的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的英国。一名失去了母亲的初生婴儿被当地教会收留,取名奥利弗。九岁时,奥利弗被先后送去工厂及棺材店做学徒,最终不堪忍受折磨,星夜出走,来到伦敦。在饥寒交迫之时,奥利弗遇到了以偷盗为生的费金一伙,费金见其聪明伶俐,便想训练奥利弗成为一名扒手。一次奥利弗与其他孩子一起上街,孩子亚狄偷窃失手,奥利弗被误抓入警局。 

伦敦富翁罗伯特因冤枉了奥利弗偷窃感到很内疚,见他又可爱又可怜,便将其领回家。在那里,小奥利弗既不愁吃穿,还能上学读书。有人竟还暗中发现小奥利弗竟是富翁罗伯特的亲生外孙。可是一次奥利弗在街上被费金一伙撞见,又被其抓了回去。他被绑回贼窝后遭到毒打,费金的同伙南茜得知小奥利弗的身世后十分同情他,决定救他出险。


完美谢幕(摄影:冯赣勇) 南茜暗暗将消息告诉了罗勃特,答应下次带奥利弗回来。不料南茜的计划被费金一伙发现,她被活活打死。后来,罗勃特带领警察直到贼窝,救出了奥利弗,费金一伙也最终被吊死。当年,随着英国话剧《雾都孤儿》访华演出北京首演后的成功,该团还于3月27日至4月1日期间在上海进行了演出。 (图文:冯赣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