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时报记者邓文宗抚州讯}】8月4日上午原抚州市政协数十名老干部联名向中华时报、人民网、中国网、凤凰网、天涯论坛、人民政协报等多家媒体爆料,反映他们居住使用了30多年的柴间即将被拆除。
图为8月3日上午张贴在政协宿舍小区柴间上的通告,公告上显示抚州青云办事处芝山社区8月2日起草的盖章正式通知,8月3日张贴,责令政协宿舍居民在8月5日前自行拆除。
84岁的政协老干部杨益富遗孀,原抚州政法委离休的丁平老人告诉记者,她身患高血压和气管炎,1990年就是看中政协宿舍有柴间等配套附属用房才从青云办事处宿舍搬过来,作为四套班子之一首批参与公房改革,现在全部是私人财产,30多年了,房子也成了危房,开裂,漏雨,塌陷险象频出,为什么社区没来看看?没来关心一下?看到柴间破败却认为有碍创卫,影响市容,柴间和房子是政府同步建设,是第一批房改房,如果柴间是违建,这批房子也是违建,何况现在是危房,随时可能倒塌,要拆就一起拆除。单单拆除柴间,不如把我这身老骨头一起拆了。
说完话,老人已经气喘吁吁,浑身冒汗。像李平老人这样孤身一人生活还有好几户老人家,在现场记者看到政协宿舍小区有的老人中风,柴间存放轮椅担架,有的聋天哑地,在柴间烧饭做菜,自娱自乐,有的气管炎上气不接下气,靠在柴间歇个脚,有的小孩在柴间玩滑板车,快乐地童年,柴间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福利见证,寄托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记忆,在那个物质匮乏年代,老一辈革命家打下了江山的一点福利就是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柴间。
我们讲不忘初心,脱贫攻坚,全面实现小康,一个都不能少,搞创卫工作最终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满足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更广大的群众能够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为什么还要制造一批又一批“困难户”,一个柴间,深藏在社区里面,是老一辈革命家生活的缩影,它又能影响什么市容?可以改造但不是以拆迁为目的,不知道这个居委会代表的是什么居民利益?记者将继续关注居委会意图强拆政协柴间事件,也欢迎广大读者留言,写下自己对柴间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