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时报】 (田茂露 记者商良)家门口垃圾长期没人清理,找谁?小区里花坛中长满了杂草,找谁?田土地里农作物种不完耽误时令,找谁?邻居之间闹矛盾需要调解,找谁?在福泉城区的金山街道,老百姓对这些问题都有着心照不宣的答案,那就是写微心愿,找金山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呀!
2019年以来,金山街道围绕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多措并举,全办14个科室、部门,与13个社区“携手”,200名干部与6万多户群众齐心合力,深入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文明创建”红红火火,深入人心。
一、积极部署,夯实文明实践阵地。街道决定以主要党政领导牵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采取办、村(居)、寨组(小区)三级阵地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的方式,强化配套设施,夯实文明实践阵地。全办按照“十一有”标准已成立1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极打造文体广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四点半学校、农家书屋、山地文艺队等实践场所,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办已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11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已经形成。
二、凝聚意识,建百姓精神家园。街道为进一步建好百姓精神家园,不断增强精神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向心力和影响力。一是“讲”,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等平台每月开展不低于30次的宣讲,讲理论、讲政策、讲文化、讲法制、讲道德等提高群众的思想境界、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质。二是“庆”,结合传统节日和村(居)规民约,组织开展节日庆典活动50余场,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培育文明礼仪,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三是“评”,在各村(居)评选“文明家庭”“脱贫攻坚群英谱”“贵州好人”和“致富带头人”等先进人物350余名,树立典型,示范带动凝心聚力。
三、整活资源,服务文明实践活动。在全办13个村(居)全面推进“双创”工作的基础上,推动文明实践所(站、点)、志愿服务中心融合发展、协同运行、整合资源,服务文明实践活动。首先以“321帮扶”干部、驻村工作队、网格员等力量为契机开展小网格、大走访活动,逐户上门走访,围绕乡村环境治理、乡风文明建设,排查矛盾纠纷,帮助困难群众,提高群众满意度。其次是全办吸纳3000多名志愿者成立61个蒲公英志愿服务队,在村(居)积极开展理论宣讲、产业技术指导、义务辣椒种植、双创入户宣传等实践活动,实现每季有主题、每月有重点、每周有活动。2020年以来有计划、有统筹地组织开展文明实践活动300余场次,群众5万余人次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