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李静怡)记得我第一次到紫金是1940年7月间,当时中共东江特委在古竹蓼坑举办干部培训班,我是五华的干部去参加学习的,潘祖岳任主任,李果为支书,东江特委常委饶卫华、饶彰风亲自授课。第二次去紫金是后东特委时期,1941年3月,后东特委在龙川成立的,因为当时党处在地下活动时期,实行特派员制,我与1942年1月担任中共紫金县特派员,一直到1946年1月。
1945年2月,中共后东特委副特派员钟俊贤、宣传干事黄中强带领20多人组成的武工队到到紫金中坝,与三点会温敬尧带领的20多人的队伍在紫五河交界处的狮该下(狮该下与河源黄村及五华的长布交界,是三点会的联络点)取得联系,随后,黄中强又派张荣华回到黄村,带领李松、李展、戴华、张伟、张世日、张伯友、张超群等一批党员到中心坝加强武装力量。钟俊贤、黄中强还分别到五华和龙川发动青年参加抗日武装,共组织了70多人。这时,东江纵队派张华基、魏拔群(魏刚)、钟莹到紫金中坝紫五河交汇处狮该下加强后东地区武装队伍领导。由黄村队伍组织的武装队伍,组建成河源人民抗日武装自卫队(即飞龙队),魏拔群任大队长,程光任指导员。紫金抗日武装自卫队由温敬尧队伍组成,因人数比较多,下设二个中队,由温敬尧任大队长,邹世良任大队长,第一中队兼指导员吴毅,第二中队长钟衍、指导员钟寰。三点会会议后,中共后东特派员梁威林、武装干事郑群到古竹活动,组建紫河人民抗日自卫队,陈果任大队长。
1945年6月14日:中共后东特委决定将飞龙大队、紫河人民抗日自卫大队、紫五人民抗日自卫大队联合整编正式成立,东江人民抗日武装自卫总队,(简称武工总队),代号飞龙队,由梁威林任政委,郑群任总队长,黄中强负责总队的政治工作,人数100多人。部队合编后,指挥部设在紫五河三点会的狮该下张金先故居,交通情报站设在牛头坳、白坟窝等地,活动于古竹,义容、青溪、白溪、紫河边、紫五边、紫博边等地区,开展锄奸,截击日军,打击国民党顽疾军,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以古竹为中心的敌后根据地。
在梁威林和我的组织下,东江人民抗日武装自卫总队的游击队员和广大人民群众联合互助,形成了战胜各种困难、夺取各项顺利的强大精神力量。1945年6月12日,梁威林、郑群率紫河人民抗日自卫大队与叶少梅部一起在篮田秀埔河口伏击日军,将敌及崩溃,枪伤敌13人,缴获武器一批;1945年7月9日,东江人民抗日武装自卫总队袭击泥金,击毙泥金乡士劣黄行可;8月,东江人民抗日武装自卫总队袭击紫金埔尾乡公所及乡长钟育文住宅缴获短枪10多支;9月17日东江人民抗日武装自卫总队组织突击队袭击紫金蓝溪乡警察所,击毙警察所巡官张家超;10月17日,东江人民抗日武装自卫总队袭击河源县第九联防队,击毙队长黄忠史。
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成立时,原广东人民解放军粤赣边支队编为粤赣湘边纵队第二支队,我任司令员,钟俊贤为政委,曾云为参谋长,黄中强为政治部主任。支队下辖第二、三、四、六、七和独立团一、二、三、五大队,其中第四团在紫金活动,参加紫金解放战斗。第二支队第四团团长王彪,政委张华基,副团长张惠民,政治部主任张日和。1949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 进行整编,整编后纵队,下辖东江第一、二、三支队,北江第一、二支队、第四支队,其中第四支队参加第二次紫金解放战斗,在紫金第二次解放战斗地为紫金中坝良庄,当时国民党196师重兵三路包抄中坝,情报员李金伦在紫五河狮该下发现了国民党并快速传达了敌情,为部队赢得了准备的时间,打败了国民党196师。
烽火英雄狮该下,紫邑旗帜永飘扬,粤赣湘边战旗红,狮该下是英雄山。(本稿由香港粤赣湘边历史研究会研究员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