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网讯(杨琦珊 王义东)“郑书记,我现在在衢州工地上做水电工,上个月我干了45天的工时,赚了好几千块!我知道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只有靠自己的努力奋斗,才能真正过上幸福生活!”这是江西省玉山县横街镇江口村第一书记郑仁明收到来自贫困户俞积银的一条微信,言语中充满了干劲和希望。
难以想象,如今满满正能量的俞积银一家,在五年前却发生了一场变故。那年,余积银的女儿在怀孕期间被查出患有尿毒症,女婿一家以没有办婚宴酒席为由拒绝给女儿治病,看着女儿在病痛中绝望的眼神,他决定将女儿接回家中治病。夫妻两带着女儿辗转上海等地接受治疗,花去了十几万的医药费,回到家里,女儿仍然需要每个礼拜到县医院接受三次的血透,高昂的医疗费,压的这个家庭透不过气。幸好,黑暗终将过去,黎明如约而至。
村两委及时将俞积银家识别为贫困户,并将其女儿纳入到低保户当中。在健康扶贫政策的帮扶下,其女儿后续治疗的问题得以解决,让这个突逢巨变的家庭得到了喘息的机会。为了让这个家庭早日脱贫致富,余积银开始了白天在县城打工,下班后下地劳作的模式,同时不忘照顾病重的女儿。一年365天,日复一日,一天也不停歇。2018年,扶贫干部又鼓励他种植马家柚,免费为其提供马家柚种苗,并安排其参加种植技术培训,余积银也没有辜负扶贫干部的期望,认真参加技术培训,他家一亩多地的马家柚树苗在他的悉心照料下,茁壮成长。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俞积银夫妇悉心的照顾下,女儿的病去年有了好转。为了能比在家里多赚点钱,余积银匆匆背起行囊,到衢州工地上做起了水电安装的活。“工作干不死,就往死里干!”这是俞积银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也正是这么做的,恨不得一天24小时都在工地上干活,每个月都能做到四十多天的工时,收入可观。不仅俞积银,其妻子和儿子也都为了这个家努力奋斗,妻子在村里的祥泰种植合作社务工,儿子在上海一家影楼打工,全家为了早日脱贫致富这个目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终于摘掉了贫困户“帽子”,生活过得越来越红火。
不等不靠,才能脱贫致富;努力奋斗,才能奔向小康。回顾这五年来的经历,余积银深有感触:“如果不是有政府的好政策和帮扶干部的关心帮助,我家真是不知怎么办才好,非常感谢党和政府,我现在对今后充满希望,我们全家会再接再厉,为幸福日子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