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身体一度偏瘫,对生活几乎失去信心,到如今掌握了杨村水酒酿造技术,学会了电商销售,采用线上+线下双渠道做好水酒这篇文章,凭借过硬的品质,水酒生意渐渐红火,廖振兴一家人的生活也越过越有滋味,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廖振兴,龙南县杨村镇蕉陂村阳光组建档立卡贫困户,今年29岁,2012年和本镇同班同学赖雨丽结婚,婚后夫妻二人一直相敬如宾,妻子勤劳贤惠,小日子虽说不上富裕,但很甜蜜。后来,他们有了大女儿,父母帮着带小孩,看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夫妻俩对这美好的生活感到无比的满足。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2013年中秋节,廖振兴发现自己身子不听使唤,说话也不利索,赶紧联系了广东三九脑科医院检查,被确诊为脑瘤,对这个家庭来说无疑是个惊天噩耗,马上开始做第一次手术,但并不成功,不得不再进行两次手术,为了治病,妻子和父母东拼西凑,花费30多万,身体情况才好转,现在左侧肢体仍十分僵硬,每天必须吃药维持,没办法像正常人一样行动自如,也无法向以前一样进厂打工。
驻村干部和村干部了解他家情况后,于2014年12月将他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并于2015年办理了低保,由于父母年龄偏大,思想也比较保守,全家没有发展的动力,家里收入主要靠妻子赖雨丽一个人打工赚取,生计难以维持。
廖振兴心疼家人,身体渐渐在好转,他心想决不能成为家里的累赘,在帮扶干部的不断鼓励和家人的大力支持下,他决定靠勤劳双手奋斗摘掉贫困户帽子。在结对干部的帮助下,夫妻俩在2015年贷款3万元开始养殖黄牛,遗憾的是首次创业失败了。但廖振兴也发现了另一个商机,从小到大,年年冬天家里都会酿酒,由于原料上乘、工艺独特、口感浓郁,母亲酿的水酒很受附近村民喜爱,而廖振兴耳濡目染,特别是养病期间,把杨村水酒手艺已学得十分娴熟,他想,自家的水酒味道这么好,别人应该也会喜欢,于是决心着重发展酿酒产业,他坚持传统工艺,选用优质糯米,并在圩镇上摆了个摊位销售水酒。他还通过微信和朋友圈将销售范围由附近本乡镇零散销售逐渐扩大至全县范围销售,大姐夫还介绍了一个广州的大客户过来,生意渐上正轨。
2016年,廖振兴参加了县里组织的电商培训,开始转变思路,增加一个线上销售渠道,通过微信朋友圈宣传,以口碑为胜,越来越多客户认可他的水酒,最终形成了“订单、下单、生产、运输、销售”一条龙服务,家庭收入从以前一年四五千元变成了一年五六万元,大大提高了家庭的收入,并新建了一座漂亮的小洋楼,全家乐呵呵地搬了进去。
在2018年小女儿又出生了,一家人其乐融融。他笑着说:“现在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感谢党的政策,感谢干部的帮扶,让我能够从迷茫、贫困现状走出来,靠着酿酒实现脱贫摘帽,过上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生活。”(傅亮 黄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