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简体 | 繁体
 
 中华新闻网首页 >社会万象 > 人间万象
 
江西龙南:务工顾家两不误  扶贫车间笑声多
时间:2020/5/15 19:04:21      来源:中华新闻网     作者:傅亮 齐荆州

微信图片_20200515184454.jpg

快乐地工作,黄坑村扶贫车间里时刻充满了欢声笑语

“你们吃完早饭自己收拾碗筷了,我得去上班了。”5月15日一早,龙南县杨村镇黄坑村70岁的贫困户徐心石和家人打过招呼,就快步向不远处的黄坑村就业扶贫车间走去,在那里她每天都能靠自己的双手赚取三四十元工资。

微信图片_20200515184450.jpg

桥石村扶贫车间里的几位八旬老人一边工作一边说笑着

在龙南县杨村镇,基本每个村庄都建有一个特别的扶贫车间。说它特别,一是就业人群特别。车间人员80%以上是建档立卡贫困户,50岁以上中老年人占了绝大多数,不少人还身有残疾;二是上班方式特别。车间钥匙和电灯开关由工人自己管理,几点上班几点下班自己自由决定,还允许带小孩上班。三是公益性质。车间采取“村委会+帮扶单位+贫困户”模式,由乡政府、村委会和驻村帮扶单位共同投资,按吸纳贫困户数量给予房租水电补贴,财政给予务工的贫困户一定金额的岗位补贴。

微信图片_20200515184447.jpg

戴着客家头饰的老人熟练地忙着手里的活

“每天到黄坑村就业扶贫车间上班的贫困群众稳定在20多人”赣州市中级法院驻黄坑村第一书记辛士俊介绍道,“近一年,村里扶贫车间共发放工资10.07万元,加上补贴人均可增收5520元,如今到扶贫车间务工已经成为不少贫困户选择就业的首选。”

微信图片_20200515184437.jpg

扶贫车间的务工人员年纪普遍在50岁以上,可是认真细致的劲头不亚于年轻人

54岁的车田村贫困户叶淑清腿脚不便,丈夫和儿子患病,年幼的孙子需要有人照看,生活一度陷入窘迫。车田村扶贫车间成立后,叶淑清带着孙子到车间上班,她在生产线上做一次性鞋套、橡皮筋和假花饰品,小孩可以在一旁玩耍或到车间旁的农家书屋看书。“这里上班时间自由,我可以随时放下手里的活,回去煮个饭、浇个菜再回来接着做。车间小孩子也多,孙子有伴,天天吵着要跟着来上班。”叶淑清说着,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微信图片_20200515184432.jpg

戴着老花镜上班成了扶贫车间独特的风景

每个扶贫车间有一名管理员,负责联系货源、核算工资、检查质量等工作,保障车间的正常运转。赖秀兰便是桥头村扶贫车间的管理员,她说自己的工作很轻松,基本不需要怎样管理,因为来上班的人都把车间当成了自己第二个家,大伙如同和谐快乐的一家人。

微信图片_20200515184428.jpg

“你看我做得怎么样?”沟通与交流让扶贫车间里充满了温情

微信图片_20200515184424.jpg

孩子们也能在车间里找到玩伴与乐趣

已是晚上10点,赖秀兰带笔者来到桥头村扶贫车间,远远地便听到一片欢声笑语,只见车间内灯火通明,还有10多个贫困户自愿坚守岗位,你追我赶,干得劲头十足,聊得热火朝天。三位八旬老人廖六妹、赖庆玉和黄长娇笑得最欢,她们一边熟练地制作着假花饰品,一边用方言聊着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廖六妹今年已经85岁了,她说到车间里上班是自己最开心的事,既能赚点零花钱补贴家用,又能和老姐妹们说说笑笑,身体比以前更好了,心情也比待在家里舒畅多了。(文/傅亮 齐荆州   图/龙轩)

责任编辑:CNA14
0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栏: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闻排行榜
1 江西龙南:务工顾家两不误&nbs
2 江西工程学院伍日航:时间之河从未
3 全球抗疫诗歌公益大赛入选作品:招
4 全球抗疫诗歌公益大赛入选作品:宋
5 全球抗疫诗歌公益大赛入选作品:叶
6 全球抗疫诗歌公益大赛入选作品:何
7 全球抗疫诗歌公益大赛入选作品:王
8 台灣今天沒新增新冠肺炎病例&nb
9 贵州旅游:从乌江到息烽集中营(图
10 康美药业财务造假300亿,罚款6
@中华报业集团与中华时报传媒集团所有 咨询邮箱: nsj168@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