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钟南山在发布会上回应热点问题。 中华新闻通讯社2月27日综合消息(记者曾和平) 今天上午,广州市政府新闻办举办疫情防控专场新闻通气会,发布了疫情防控总体情况。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院士,广州医科大学校长王新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黎毅敏出席了会议。在会上,钟南山院士回应了许多热点问题。他说,疫情不一定发源在中国,中国有信心四月底基本控制,疫情蔓延很快的国家可参考中国方案。

日本朝日电视台报道截图。发源于2019年9月的美国流感疫情,目前患者约2600万人,死者约14000人。有专家说,这些死难者当中,不排除部分被误诊为流感的新冠肺炎患者。 疫情首先出现在中国,但不一定发源在中国 钟南山表示,对疫情的预测,我们首先考虑中国,没考虑国外。现在国外出现一些情况,疫情首先出现在中国,不一定是发源在中国。疫情不一定发源在中国,这是否意味着新冠肺炎的“零号病人”也有可能在国外,是通过输入到中国来的?钟院士在会后补充说,从科研角度看,“首先发现”和“发源”不能划上等号,但我们也不能就此判断疫情是来自国外。只有对新冠病毒进行溯源,有了结果,才可能回答这个问题。 有信心在四月底中国的疫情获得控制 针对疫情何时会得到控制,钟南山表示,根据团队在传统模型基础上加上影响因素,国家强力干预和春节后的回程高峰消除后,预测高峰应该在2月中接近2月底。到了2月15日,数字果然下来了。他说:“当时没有考虑国外,现在国外情况变了,还要另外考虑,但在中国来看,有信心4月底基本控制疫情。” 钟南山表示,今年4月底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能获得控制,可以恢复工作。但是海外情况,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疫情蔓延与否,还不能作预判。 
图为新冠病毒肺炎示意图。 康复后感染率低:只要身体里出现了IgG抗体病人不会再感染 针对有些病人康复出院后再次检测出核酸阳性的问题,钟南山表示,出院后核酸检测“复阳”有多重因素,我们不能下绝对的定义。现在还不知道它的发展过程怎么样,要一边发展一边看。病毒感染的规律都是一样的,一个康复病人再感染的几率很小,因为体内已经产生了抗体。他指出,一般来说,只要身体里出现了IgG抗体,且增高了很多,病人不会再感染。至于肠道、粪便里还有些残余,是病人有自己的规律。钟南山表示,现在的要害不是会不会再感染,而是会不会传染给别人,这是需要重点观察的。 新冠肺炎特点:小气道粘液多阻碍气道通畅 钟南山说,新冠肺炎和SARS有区别,除了肺纤维化等共同的特点外,这个病有突出特点:小气道里面非常粘的粘液非常多,阻碍了气道的通畅。这个我们还没有解决,我们正在想办法解决。气道不通畅,容易导致继发感染。武汉危重病人病亡率接近60%。我们正想办法在解决缺氧问题,一些新办法在武汉尝试后,呼吸困难有所改善。 鉴别新冠肺炎和流感非常重要 钟南山表示,如何在很短时间内鉴别新冠病毒和流感,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大家症状相似,CT大同小异,这种过程很像流感造成的肺炎,并且每年有很多,所以有可能把它混在新冠肺炎中造成恐慌。 
图为携带多种病毒的蝙蝠。 近80%急性传染病都来自动物 钟南山表示,从过去几十年发生的急性传染病的情况来看,接近80%都是从动物来的。人和动物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特别是有的地方吃野生动物,一些动物所带的病毒就往往会传给人。这一次来看,就有一些线索指向蝙蝠身上带的病毒。另外一个就是有研究发现穿山甲含有高度类似的同源性病毒。野生动物有不少都携带冠状病毒,我不相信只是穿山甲,可能还有别的。 复工建议:工人双检测,员工间隔一般1.5米以上,下水道保持畅通 针对近期很多地方复工复产,钟南山也给出了建议:一是工人上班之前必须要接受一次双检测,即核酸的检测和IGM检测,两个检测结果能证明没有被感染,才可以正常参与工作。大企业有很多区间,建议员工间隔一般1.5米以上。另外,所有的工厂,自来水龙头、厕所下水道都必须保持非常通畅。他说:“目前,香港等地一些地方聚集性传染,都是因为下水道堵塞。下水道干燥后,会有高浓度病毒的气体通过空气传播。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证明粪便沾污了食物,食物被吃下后,通过胃和肠道等消化系统传染。” 疾控中心的特殊地位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钟南山表示,这次暴露出短板,我们CDC(疾控中心)的地位太低了,只是个技术部门。CDC的特殊地位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要一级一级上报。 
病毒结构示意图。 如12月初就严防,病人将会大幅减少 钟南山表示,21世纪已经有三次冠状病毒的感染,凡是发现冠状病毒的感染,马上要严防扩散,这次就是一个极大的教训。假如我们在12月初,甚至是1月初能够采取严格防控措施的话,我们的病人将会大幅减少。我们曾经估计过,要是25号再实施的话,我们将会增加到十几万人。 短的时间里,能够研发新药根本是不可能的 钟南山表示,大家对以前SARS印象很深,后来也做了不少研究,但觉得这是个偶然事件,之后很多研究部门就不搞了。他说:“我们对MERS也做了研究,而且是国际上第一次分离制作出MERS的模型,一直在搞,所以有些准备。但是大多数真正对突发性的传染病重视度不够,所以没有进行持续的科学研究,这次新发的疾病,我的感觉是在治疗上束手无策,只能根据很多原理,用现有的药来治疗,在十几天二十天这么短的时间里,能够研发新药根本是不可能的,这是需要长期积累的,这也体现出我们预防和防控体系的问题。” 
只剩“铠甲”的“逆行者”们在抗疫战斗最前线。 如何在很短时间内鉴别新冠肺炎和流感非常重要 钟南山院士表示,疑似病人,迫在眉睫的是诊断。在美国大量的流感病人也出现死亡,如何在很短时间内鉴别新冠肺炎和流感,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大家症状相似,CT大同小异,这种过程很像。流感造成的肺炎每年有很多,搞不好把它都混在新冠肺炎中,不是也变成是了。其次是要考虑怎样更好地确诊,除了核酸检测外,还要给疑似患者做IgM抗体检测,这是很好的辅助手段。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检测包括IgM和IgG。IgM抗体阳性表示近期感染,IgG抗体阳性表示感染时间较长或既往感染。 新冠肺炎1人能传染大概2至3人之间 钟南山称,武汉出现大规模地暴发,但是在其他城市,并不是大规模地暴发,这与以往传染性很高的疫情不一样,“我们现在看来,新冠肺炎的R0值为2至3之间,即一个人能传染大概2至3人之间,说明传染速度非常快,严重的病情传染性还会更强。” 
复工工厂加紧生产隔离衣。 国外预测低估中国强力干预作用 钟南山表示,国外有些专家低估中国强力干预疫情的作用,他们预测中国的疫情可能在5月底才能得到控制,但我们的预测是在4月底。如果不信,我们来比一比,看谁预测得更准一些。
加强国际合作,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很重要 钟南山表示,目前,中国的新增病例已经少于国外新增病例。为防止输出病例变输入病例,我们必须加强国际合作,互相交流,分享经验,建立联防联控机制。需要注意的是,较早发现病情的患者有85%以上都会好转,而危重症患者的病死率则比普通病人高好几倍,所以我们要共同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疫情蔓延很快的国家可参考中国方案
钟南山表示,中国新冠肺炎疫情在达到高峰之后很快就下来了。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很快的国家可以参考中国的方案,做到早发现、早隔离。他说:“这是人类的疾病,不是一个国家的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