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在2月14日下午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要从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系统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要尽快推动出台生物安全法,加快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度保障体系。
现在,新冠肺炎疫情到了最吃紧的时候,全国抗疫进入了最关键时期。追根溯源,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很可能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的野生动物非法交易有关。2月15日,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表示,初步排除新冠肺炎来源与已知家禽家畜的关系,蝙蝠是最可能的源头。2003年SARS病毒席卷世界、肆虐我国,野生动物果子狸被视为SARS病毒的中间宿主。
吃出非典,吃出新冠……人类对吃野味总是情有独钟,肆意捕杀野生动物,纵情享受山珍野味。然而,野味总是等候时机带着病毒卷土重来报复人类。
疫情敲响的警钟可谓振聋发聩,野生动物传播疫情理应警钟长鸣,而不是每次都要等疫情找上门来“提醒”人们才
去关注。现在生物安全已经上升到了国家安全的层面,这为中国的生物安全立法按下了“加速键”,为肆意捕杀食用野生动物的人设下了“拦路虎”。
防控疫情是长远之计。依法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到了最吃紧的时候,是当务之急,也再次提醒了人类,病毒一旦肆虐,战“疫”就得打响,人类也将付出巨大代价。预防各类疫情,应该是长远之计。出台生物安全法,划清法律的红线,依法管住那些不自觉的“馋嘴”,并长期严格执行,让人们都严守监管的底线,找准文明的界限,形成对野生动物不能吃、不敢吃、不愿吃的风尚。
没有贪欲就没有杀戮。由于人们在餐桌上图个新鲜的炫耀心理,还有深受野味滋补食疗文化的影响,正好给买卖提供了原动力。事实上,野生动物并没有特殊的食用价值,还可能携带大量的细菌病毒,一旦食用野生动物就很有可能接触到人类从未接触过的病毒,给病毒入侵人体提供了机会。单靠法律条文也还是会有人以身试险,主要还是要让人们认识到其中的风险,断了对野生动物的贪欲,再加上社会监督、公益保护,才能从本质上解决病毒从野生动物传给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