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全国人民正全力以赴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这其中,江西工程学院广大青年师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听从学校指挥,不顾个人安危,积极参加疫情防控工作志愿服务,用“硬核力量”书写无悔向前的青春诗行,受到社会各界赞不绝口。什么是担当?担当就是一种态度,有鲜明的时代感、责任感,在他人有难,国家有灾面前,个人以强烈的责任感去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正是江西工程学院这股“硬核力量”敢于担当的精神风貌,充满大爱,让一幕幕感人泪下的故事天天在上演。

江西工程学院以党员居住地为依托,深入开展“在职党员回归社区”工作,探索出一条强化在职党员“八小时”之外的教育管理和作用发挥、推动学校基层治理创新的有效途径。截至目前,全校116名在职党员回归社区,开展志愿服务近1000余次。回归社区的在职党员依托志愿队(党小组),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参与社区治理,以党建引领和推进基层治理。这些党员认真落实“新余市社区党员‘十带头、十不准’日常行为规范”,从自己身边的环境卫生、小区安全、文化生活等事情做起,从解决小区存在的一个个具体问题做起,通过组织开展活动,收集社情民意,梳理需要解决的问题,为社区和所属小区做好事办实事,使党员和群众之间的交流交往更加“面对面”“点对点”,真正实现了联系服务群众的“零距离”。 
在江西工程学院流动党支部,同样上演一幕幕共同战“疫”、奉献爱心捐款捐物的感人故事。1月29日,驻深圳党支部书记邹如飞发出动员,20余名党员积极参与各地商会,为武汉捐款捐物,为抗击疫情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疫情阻击战物资告急,引起社会高度关注。为此,邹如飞号召全体江工校友企业家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到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疫情面前,江工校友,团结一致,弘扬大爱精神,伸出援助之手,同舟共济,共同战‘疫’。所有校友企业家积极行动,发挥各自优势,为疫情区提供所需物资。”邹如飞说。 
据悉,2月1日下午在接到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单位的邀请后,江西工程学院校友孙清焕带领木林森照明全体员工心系着武汉人民,立即成立驰援武汉工作专项小组,将10000多只(支)灯具紧急驰援武汉雷神山医院,为武汉加油! 
而另一位优秀的校友闫德顺,系深圳德尔高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他告诉全体职员,疫情面前,责任重于泰山。闫德顺决定,所有医疗概念、抗疫企业相关的开关产品,样板费、治具费、模具费首个项目一律全免,并免费赠送1万个体温枪系列锅仔片开关给到抗疫生产企业,让更多的体温枪生产,促进企业尽快恢复生产并提高产能。 

除了青年党员教师、校友无私奉献、捐款捐物外,学校还涌现了一大批青年学子共同战“疫”感人故事。据不完全统计,共有500余名青年学子参加了家乡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他们中,有中共党员,有退役军人,有学生干部,也有刚刚步入大学的大一新生,不管身在何地,同学们都积极行动,充分展现了共青团青年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在防控疫情阻击战中书写了属于他们的最美青春故事。  
来自江西工程学院抱石艺术学院2018级环境艺术设计班的刘晨晨,在疫情初期,她发起了“爱心募捐”活动,通过朋友圈拍卖作品来号召全社会共同为抗击疫情募捐。刘晨晨同学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募集资金捐给灾区,刚推出不到4天,共卖出18幅画,金额达630元,目前募捐还在进行中,她倡导新时代青年团结起来,行动起来,汇聚青年大学生磅礴正能量,以青年之自信、青年之担当、青年之作为,为抗击疫情筑起坚固长城。 
除此之外,还有来自江西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王砦伟、外语外贸学院的朱静等为代表的广大青年学生,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无论身处何方,始终不忘学校教育和嘱托,勤于参加社会实践,配合当地党员干部开展好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大街小巷、社区等地方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挨家挨户宣传疫情有关防护知识、发放口罩、测量体温、消毒防范,做好农民工返乡登记,扎实做好疫情排查工作,坚守本地对外来车辆统一劝返等工作,特殊时期确保疫情不传播,晚上集中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和专业学科知识学习,他们合理安排时间,一边向身边的群众学习,一边向书本学习,做到学习实践两不误,为团结群众,依靠群众,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青年人什么样,中国的未来就是什么样。在祖国需要的时候,在人民需要的地方,江西工程学院广大党员教师、优秀校友及团员青年怀揣“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勇气,用自己的“硬核力量”展现着青春担当,散发着青春的光芒,在防控疫情阻击战中写下无悔向前的青春诗行。(于永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