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港镇织密“三张网”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文港镇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决策部署,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的政治任务和头等事项来抓,扛牢政治责任,采取“内”控源头、“外”防传入、“中”建机制等举措,着力织密管护网、防范网、稳定网,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一、“内”控源头,追踪重点人员,织密管控网。 全镇三级干部关口前移,紧盯重点人员、重点部位、重点场所,用“大数据+网络化”手段,开展精细化排查,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放过任何一条线索”,确保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一是追踪重点人员。重点追踪、督促武汉等疫情发生地的人员居家医学观察14天,监测其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防止疫情输入。截至2月4日24时,共排查出武汉返乡人员469人。二是管控密切接触者。目前追踪到密切接触者257人,解除医学观察29人,尚有228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对居家医学观察人员,落实“一对一”的跟踪管理和“点对点”的随访措施。 二、“外”防传入,防控重点区域,织密防范网。 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资源和力量,严格落实“外防传入、内防扩散”原则,做好重点区域防控。 一是强化进出车辆管控。实施交通管制,在国道、镇主干道和各自然村路口设立95个路卡,坚决管好国道出入口、关卡要道入境通道。 二是强化各类市场管控。临时关闭文港皮毛市场、文房四宝交易市场,加强文港农贸市场、前途农贸市场、农产品交易场所管控,禁止活禽、野生动物交易,加大对活禽交易市场、农贸市场活禽经营摊位消毒力度,严格执行“一日一清洗消毒”制度。 三是强化聚集活动管控。临时关停宾馆、歌厅、KTV、网吧、泡脚馆、麻将馆等公共聚集场所,严禁举办婚丧嫁娶、寿宴、生日宴、乔迁宴等各类聚会活动及群众性文化活动,对毛笔文化博物馆、钢笔文化博物馆、毛笔技能传承馆、图书分馆等免费开放场所实行临时闭馆,严格防范规模性的人员聚集。暂时关闭静乐寺、南宝寺佛教场所。对群众文化节庆活动视情况延后或取消。 三、“中”建机制,压实防控责任,织密稳定网。 压实“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使命担当,创新工作机制,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 一是实行三级网格化管理。将文港集镇社区划分为3个大片区、9个小片区,实行三级网格化管理,一级网格为镇防控应急指挥部,二级网格为社区工作组,三级网格为社区干部,建立健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组织体系,建立了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工作队伍,责任到人、联系到户,实行“一对一”管控,确保各项防控措施得到切实落实、不留死角。 二是加强疫情舆情监测。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舆情监测,及时发现和研判舆情性质和走向,防止负面舆情炒作、传播和扩散现象发生。同时正确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不信谣、不传谣。目前,涉及文港镇疫情网络舆情总体平稳,没有出现负面炒作情况。 三是把党组织建在“疫”线上。面对疫情,文港镇把工作重心下沉到村组、社区、路卡第一线,成立了20个临时党支部,号召村里在职党员和返乡流动党员“亮身份、做表率”。广大党员积极做好左邻右舍宣传引导工作,积极劝导邻居在家少出门,劝阻群众取消婚丧嫁娶等各类聚餐、聚会活动3000多场次。 四是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文港镇武汉返乡人员多,确诊病例及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多,生活必需品成了他们“宅”在家里的最大障碍,为了让他们过得安心,文港镇组建了18支党员志愿服务队伍,广大党员积极投入到党员志愿服务队中来,开展“一对一”帮扶,为他们提供购食材生活用品服务,并建立了武汉返乡人员微信群,为他们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周苏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