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看中华时报 ·微博
   简体 | 繁体
 
 中华新闻网首页 >国际风云 > 国际社会
 
伊二号人物苏莱曼尼被美“斩首” 美伊局势升级引外界关注
时间:2020/1/4 20:10:40      来源:中华新闻通讯社     作者:XIAO

美国在1月3日发动空袭,击毙伊朗头号军事指挥官卡西姆·苏莱曼尼(Qassim Soleimani)。美国政府称此次空袭为自卫防守行动,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Ayatollah Ali Chamenei)称,伊朗将采取报复行动。哈梅内伊在推特上发布的一份声明中称,杀死苏莱曼尼的”罪犯”,必将受到严厉的惩罚。与此同时,他宣布将为苏莱曼尼举行为期三天国丧。而地区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这是最近三十年来美国对伊朗最沉重的打击,意味着华盛顿与德黑兰之间长期角力骤然升级。美军的这次行动会引发大规模的区域战争吗?

像伊朗这样日益被美国孤立的国家,不可避免地与中国与俄罗斯走得更近。本周一,中国、伊朗与俄罗斯刚举行罕见的三国海上军演。伊朗外长随即访问北京,这是他一年内第四度外访中国。两国外长不点名地抨击了美国的外交政策是“单边主义与霸权行为”。

空袭之后,引外界关注。

苏莱曼尼之死为何重要?

1.jpg

去年12月最后一周,美伊关系急转直下,一名美国承包商在伊拉克军事基地遭袭死亡,美国认为德黑兰授意了该袭击。2019年最后一天,伊拉克民众冲击美国驻伊拉克使馆,当时特朗普就威胁伊朗要承担全责,将付出“巨大代价”。

但美国选择在此时暗杀伊朗最有权势的将军,出乎许多观察家的预料。苏莱曼尼在中东什叶派武装中是具有象征意义的领袖,人脉与声望可说是无人能及。

美国在伊拉克巴格达机场击毙苏莱曼尼。迈入2020年仅仅三日,但此袭击势必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今年甚至未来多年的中东局势。

特朗普提到苏雷曼尼时,一边说他「有病」,一边试图降低与伊朗的紧张关系,强调美国不想与伊朗开战;他说:「我们采取行动不是要开战,我们并不是要改朝换代。」

伊朗痛失苏雷曼尼这名可以说是伊朗第二把交椅的重要领袖,因此反应激烈。

62岁的苏雷曼尼身为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IRGC)国外行动单位指挥官,在伊朗国内极具影响力,也是伊朗在复杂而广泛的区域权力斗争中的焦点人物,还是反美势力要角。

伊朗最高领袖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i)很快就矢言「严厉报复」,数万人在伊朗首都德黑兰街头示威,焚烧美国国旗,高喊「美国去死」。

美国国会议员及历任总统长期视苏雷曼尼为致命敌手,最终促使特朗普下令击杀的关键是亲伊朗群众本周围攻美国驻巴格达大使馆,使馆建筑群被纵火,外交人员不得脱身。

特朗普说苏雷曼尼几年前就该死了;然而,先前几任总统忍住没动手,是担心此举过度挑衅伊朗,美国及美国盟友以色列与伊朗的关系,数十年来都很紧张。

报导指出,对于想在今年11月总统大选中获得连任的特朗普而言,把脱离战争当作政见之一,当前情势风险很高。

他口口声声说要把美军撤离冲突地区,却在苏雷曼尼死后派遣更多兵力到中东;国防部官员说,将增派美军第82空降师(82nd Airborne Division)全球快速反应部队(Global Response Force)3000人到3500人到科威特,这个部队本周稍早已派出数百人增援。

美国驻巴格达大使馆呼吁所有美国公民立刻离开伊拉克;伊拉克石油部也表示,在南部油田工作的美国人陆续撤离。

美国与伊朗已经“开战”?

美国国会参议员克里斯·墨菲(Chris Murphy)在推特中写道:“苏莱曼尼是美国的敌人,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问题是,就像各种报道暗示的,美国刚刚暗杀了伊朗最有权势的二号人物,并且是在没有国会授权的情况下做的,美国是否心知肚明这可能会引发大规模区域战争?”

有的媒体已经明确指出,暗杀苏莱曼尼使美国和伊朗进入战争状态。黎巴嫩报纸《消息报》(Al Akhbar)报道的标题直接是:“苏莱曼尼殉难,这是战争”。

美国网络杂志Slate的标题是,“特朗普总统刚刚对伊朗宣战”。报道说,特朗普总统下令炸死苏莱曼尼后,除此之外,无法做出其他解读。报道说,“除非你的国家与他的国家正在开战,否则你不会杀死苏拉曼尼这样的人物。”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中东项目主任乔恩·阿尔特曼(Jon Alterman)在给媒体的评论中写道:“苏拉曼尼是伊朗在伊拉克、黎巴嫩、叙利亚和也门安全政策的领导人。他的死对伊朗是个战略打击。苏拉曼尼不仅管理着伊朗的代理人网络,也管理着这些代理人各自的活动。从许多方面来看,他是军人、间谍和外交官。他在伊朗广受欢迎,部分原因是因为苏莱曼尼被认为在击败伊斯兰国的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阿尔托曼说,伊朗一定会做出回应,让自己站在未来几年美国外交政策考量的最前沿。而美国也将被拖入十多年来五角大楼一直试图逃脱的阴影战中。他说,采取这一行动的结果是,美国将在军事上进一步困于中东,尽管特朗普总统宣誓要离开该地区。

《纽约时报》的一篇分析文章说,“苏莱曼尼的被杀迫使伊朗不得不做出报复行动。这不仅是出于国家的骄傲或是面子问题,而是出于任何国家的自我保护的动力:自我保护,包括保护自己的最高领导层。”

伊朗最高领导人哈梅内伊星期五发表声明,强烈谴责美国的行动,对苏莱曼尼的遇难表示深切哀悼,并宣布全国哀悼三天。他还强调,苏莱曼尼的战斗方式将会继续下去,美国要对其行为承担一切后果,更强烈的报复正等待着它。

伊朗不会正面与美国交锋,伊拉克将成新战场

不过,分析人士认为,伊朗不会正面与美国军事交锋或者与其展开更大范围的战争,但是会发挥自己多年来积聚的“非对称能力”,破坏美国及其区域盟友的行动和利益。

美国智库国防重点(Defense Priorities)的政策主任本杰明·弗里德曼(Benjamin Friedman)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伊拉克会成为伊朗和美国较量的新战场。

他说:“炸死苏莱曼尼和伊拉克民兵组织的副领导人等同于让驻扎伊拉克的美军成为攻击的靶子。你知道,这些民兵组织人员众多,他们都在反对美国。这会是一个大问题。 我非常担忧伊拉克下一步会发生什么。”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阿尔托曼也认为,短期内,伊朗一定会在伊拉克有所行动。他写道:“伊朗几乎肯定会加剧伊拉克目前的政治动荡局势, 目标是在今年将美军赶走,而且他们很可能会成功。”

伊拉克总理近日就强调了不允许美军驻留伊拉克的强烈态度。伊拉克议会星期五还在举行会议讨论是否要将美军逐出伊拉克,不久后将投票表决。国防重点的弗里德曼说,虽然伊拉克不可能动用武力将美军逐出,但是美军在伊拉克的驻防将变得困难。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阿尔托曼还说,伊朗还将对正在遭受政治和经济危机的黎巴嫩施加更大的压力。他预计,未来几个月,一些国籍不明的船舶会遭遇袭击,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成员的一些国家也会发生一些轻度暴力的袭击,这些都会是伊朗干的。另外,伊朗可能也会发动某种形式的网络攻击。

他说,伊朗战略是是将其行动保持在足够低的水平,以避免升级为全面战争或遭受全面指责。

阿尔托曼说,虽然伊朗缺乏在常规战场上与美国较量的军队、武器、金钱和技术,但是40多年来,伊朗一直在打磨自己的“非对称战争能力”。伊朗投入大量资金发展代理人部队、开展情报行动和发展区域拒止能力(包括网络战)。伊朗惯常的做法是增加对手的代价但不留“指纹”,以避免直接受到指责,但也会留下足够的线索,让外界意识到伊朗影响力的存在。

华盛顿美国中东研究所的中东安全问题专家艾利克斯·万托卡(Alex Vantaka)在推特上发文说,伊朗不太可能会直接袭击在中东的美军基地。他说,那是哈梅内伊和伊朗革命卫队所不愿碰的地方。因为如果与美国交战,这会导致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垮台,而这个政权几十年前就已经失去了民意的支持。他也认为伊拉克会成为美国和伊朗较量的舞台。

全球多国领导人呼吁克制

在伊朗高级将领遭美军空袭身亡后,美国和伊朗的紧张关系迅速升级。世界各国领导人呼吁各方保持克制,避免形势再度恶化。

早些时候,伊朗圣城军指挥官苏莱曼尼(Qassem Soleimani)少将周五凌晨在特朗普授权的一次在巴格达国际机场发起的无人机空袭中丧生。

美国总统特朗普试图为美军的行动辩护。他周五在海湖庄园发表讲话表示:“我们昨晚采取行动阻止了一场战争。我们没有采取行动发动战争。”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在接受CNN采访时也为空袭事件辩护。他说,苏莱曼尼计划在中东地区发动一次“即将发生”的袭击,会危机数百名在中东的美国人的安全。

美国的行动在伊朗引发了强烈反响。成千上万人涌上街头抗议,许多人高呼“美国去死”。伊朗总统鲁哈尼(Hassan Rouhani)表示,美国对苏莱曼尼的行动是“令人发指的罪行”,并警告说“伊朗这个伟大的国家将采取报复行动”。

除了伊朗可能对美国进行某种形式的报复外,这个事件还可能演变成一场规模更大的冲突。

法国、俄罗斯、中国和英国在内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表达了对局势升级的担忧。

“我们一早醒来发现这个世界更加危险了,”法国外交部副部长德蒙查林(Amelie de Montchalin)对法国广播公司说。“军事升级总是危险的,当这样的操作、这样的行动发生时,我们看到局势正在升级。”

俄罗斯外交部谴责苏莱曼尼被杀是“鲁莽的一步”,可能危及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俄罗斯外交部表示:“这种行为不会创造和找到解决中东复杂问题的办法,但却引发了该地区新一轮紧张局势升级”。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说,中国“高度关注”这起事件。他还呼吁“有关各方,特别是美方保持冷静克制,避免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

英国与安理会其他常任理事国的意见有所不同,称对美国发动袭击表示理解。

“我们一直意识到苏莱曼尼领导的伊朗圣城军构成的咄咄逼人的威胁。”英国外交大臣拉布(Dominic Raab)表示。“在他死后,我们敦促各方缓和紧张局势。进一步的冲突不符合我们的利益。”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在一份声明中说,他“对最近该地区局势的升级深感关切”,并呼吁世界各国领导人“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

古特雷斯说:“我们受不了海湾地区的另一场战争。

美国空袭最直接的影响可能是对于伊拉克,伊拉克议会将于周六召开紧急会议。伊拉克副议长阿尔卡比(Hassan al-Kaabi)说,议员们将做出“结束美国在伊拉克存在的决定”。

一些观察人士说,命令美军撤出伊拉克将削弱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并使美国在邻国叙利亚的军事存在变得更加不确定。

但有迹象表明,为了应对伊朗在该国的影响力,伊拉克领导层可能在美军撤离问题上出现分歧。伊拉克总统萨利赫(Barham Salih)呼吁“理性和智慧的声音占据主导地位,牢记伊拉克的更大利益”。

美国的坚定盟友以色列对伊朗高级将领被杀表示欢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表示,特朗普“应该得到所有的赞誉,因为他采取了迅速、有力和果断的行动”,苏莱曼尼“要为美国公民和许多其他人的死亡负责”。

叙利亚则强烈谴责称,“奸诈的美国罪犯”杀害了苏莱曼尼,并警告说,这次袭击在该地区构成了“危险的升级”。自2012年叙利亚内战开始以来,叙利亚一直没有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

欧盟呼吁各方保持克制,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Charles Michel)敦促有关各方“不惜一切代价”避免局势进一步升级。

瑞士外交部说,瑞士驻德黑兰大使馆临时代办周五被召见,在空袭发生后被“告知伊朗的立场”。由于美国与伊朗没有正式的外交关系,因此驻德黑兰的瑞士大使代表美国在伊朗的利益。

瑞士也加入了越来越多的国家的行列,敦促双方避免冲突进一步升级。埃及、土耳其和巴基斯坦呼吁各方保持克制,土耳其外交部警告称,否则各方都会受到影响。

土耳其外交部的声明还说,土耳其反对该地区的外国干预、暗杀和宗派斗争,而巴基斯坦的声明则呼吁“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在华盛顿政治两极分化加剧的时期,美国国会议员对恐袭事件的反应也出现了党派分歧。

美国众议院议长、民主党人佩洛西(Nancy Pelosi,)说,这次对伊朗的行动“没有经过国会的磋商”,有可能“引发暴力进一步升级的危险”。

佩洛西说:“美国和世界不能承受紧张局势升级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共和党人英霍夫(James Inhofe)周四晚在一份声明中说:“特朗普总统一直都很清楚,美国不会容忍伊朗让美国人流血,今晚他说到做到了。

最新反应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苏莱曼尼丧生后说,美国此举的目的是“遏止而不是发起战争”。他在海湖庄园举行的记者会上说,美国军队执行了一次“没有瑕疵的精准打击”,击毙了全世界“头号恐怖分子”。

美国方面还宣布,将增派3000名士兵前往中东,目的是预防。

伊拉克国家电视台称,在苏莱曼尼丧生24小时后,当地还发生了一起空袭并导致6人死亡。但这一消息没有得到白宫确认。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誓言要进行“严厉报复”。“一场强有力的报复在等待着那些受伤沾有鲜血的罪犯。”

伊朗大使在致联合国安理会的信中说,德黑兰保留在国际法框架下进行自卫的权力。

报复目标

 

 

 

 

 

 

 

德黑兰举行示威游行纪念苏莱曼尼。

伊朗方面的报复行动可想而知。一系列的报复一旦展开,必将导致双方朝着直接冲突的方向越走越近。美军在伊拉克的存在也将面临威胁。另一方面,特朗普的中东战略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测试和挑战。

曾在奥巴马执政时期担任白宫中东及波斯湾事务官员的菲利普‧戈登(Philip Gordon)表示,这起袭击仅次于美国对伊朗宣战。

有分析指,伊朗的报复目标和方式可能包括:

  • 直接或通过民兵组织打击美国在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地的利益;

  • 对以色列发动火箭袭击;

  • 扣押或劫持在伊朗、伊拉克甚至整个中东地区的外国人;

  • 打击美国在阿富汗以及阿塞拜疆的利益;

  • 在霍尔木兹海峡、红海等地劫持导弹;

  • 对沙特阿拉伯发动攻击;

  • 限制伊朗国内互联网使用。

有分析称,特朗普可能希望通过这种富有戏剧性的行动吓唬伊朗,同时向不太安分的盟友比如以色列和沙特展示自己的实力。即使伊朗方面的报复行动没有立刻发生,但可以想见,伊拉克境内的5000名美军士兵将成为明确目标。

此外还有伊朗及其代理人以前经常打击的目标。波斯湾的紧张局势会日趋严重,随之带来石油价格上涨。

伊朗的报复可能显得不对等,并不一定同样以刺杀方式实现,但其行动将建立在该区域盟友广泛支持的基础上,比如,伊朗可能重新策划围攻美国驻巴格达的大使馆;在其它地方发起抗议示威,等等。

中国如何盘算?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3日上午与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通话。蓬佩奥表示,他重申了美方不希望升级局势的立场。

伊朗外长扎里夫与中国外长王毅

中国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赵立坚在推特上透露,杨洁篪表达中方对中东局势的高度关注,希望各方克制,以对话解决问题。这与外交部发言人耿爽较早前的表态一致。耿爽呼吁所有各方,“尤其是美国,保持冷静,自我克制”。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学者克里斯蒂娜·林(Christina Lin)认为,中国不希望美伊爆发战争,“一带一路”的顺利执行亟需一个和平稳定的中东。“潜在的美伊战争会给中国的地区利益带来毁灭性影响,”她说。

伊朗是沟通中东与亚洲的“一带一路”沿线关键国,并对华存在经济依赖,中国是伊朗最大的贸易伙伴。

中伊关系的关键一环在于石油。中国是伊朗原油的最大进口国,在美国禁令之下,依然购入伊朗原油并对其出口大量工业产品。

乔治亚理工大学教授加佛(John Garver)表示,中伊互为战略伙伴,伊朗对中国有经济与政治的双重战略意义。

加佛认为,一个平稳安定的伊朗符合中国的利益,而随战争而来的能源供应短缺、原油成本提高、政治风险增高都会让北京头疼。

同时,中国一向反对中东国家套用西方民主政制,担忧随即而来的政治动荡将助长恐怖主义发展,威胁国家安全。

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Atlantic Council)此前发表报告称,由于中国在中东的政治遗产近乎为零,能够与地区一些传统“死敌”同时建立联系,例如以色列与巴勒斯坦、沙特与伊朗、阿联酋和卡塔尔。

不过,克里斯蒂娜·林表示,尽管北京需要平衡与沙特的关系,伊朗提供的能源对中国来说十分关键。“在中国的战略盘算中,伊朗的角色更为重要,而沙特及其他海湾国家仍处在美国的安保庇护之下。”

然而,尽管苏莱曼尼之死为地缘政治投下震撼弹,分析家认为,中国或许不会在伊朗和其在中东的敌对国家间明确选边站。通过经贸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在中东的影响力蒸蒸日上,但其一向在中东奉行不干涉政策,避免卷入种种冲突中。

加佛预期,北京会密切关注空袭事件,但除了外交表态外,不会轻易采取更进取的行动。“俄罗斯近年来决定在中东扮演高风险、高调的角色,但不同于俄罗斯,中国会非常谨慎,不会轻举妄动,”他说。

长期关注中伊关系的加佛观察到,中国的战略分析家普遍认为中东十分复杂,可谓是“帝国的坟墓”。中国自认目前还未能彻底摸清局势,避免正面介入冲突是最明智的选择。

加佛曾写道,中国从伊拉克的案例上学到教训,伊拉克80年代仍是区域内重要国家,但经过两度与美国作战的创伤,如今变成一个四分五裂、民不聊生的国家。北京担心一旦美国与伊朗开战,伊朗会重蹈伊拉克覆辙,损害中国在中东的利益。

克里斯蒂娜·林认为,中国以往的中东政策是在华盛顿与德黑兰之前求平衡,但在中美面临“脱钩”的今时今日,美国制裁伊朗的高压政策正催生一个中俄伊联盟,近日的海上军演正正体现了这一新趋向。美国陆军退役上校麦格雷戈(Douglas Macgregor)去年也曾表示,美伊若开战,势必将俄罗斯和中国拉入战局。届时,美国恐面临一个比以往都更强大的敌对阵营。

更一种观察是,击毙苏莱曼尼后引发地区震荡,美国的战略中心或会重回中东,无暇制衡中国。

《泰晤士报》写道,从黎巴嫩到阿拉伯地区,苏莱曼尼之死将会引发连锁反应,同时对美国重返亚太的努力带来深重影响。有观察人士指出,继两伊战争、阿富汗战争、阿拉伯之春等事件后,美国再度疲于解决中东困境,给唯一有能力与之抗衡的中国更多崛起的空间。


责任编辑:administrator
0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栏: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闻排行榜
1 伊二号人物苏莱曼尼被美“斩首”&
2 谷墨杯少儿围棋赛闭幕,刘瑾瑜全胜
3 江西玉山:   脱贫攻坚决胜年 
4 贵州旅游:兴义山水奇景天地行散记
5 江工优秀校友孙清焕荣登2019年
6 江西工程学院召开第五届“双代会”
7 江西省玉山县人社局到下塘乡走访慰
8 武汉爆发不明肺炎例续增 
9 美军击毙伊朗指挥官 中
10 宁夏取消7座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与
中华新闻通讯社联繫电话: (大陆)18903072514 (香港)+852-56648468 投稿邮箱: nsj168@yeah.net  业务与投诉邮箱:8690494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