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时报/中华新闻通讯社讯】(记者 吴国庆)夏黎民老师,1976年出生,1993年参加工作,现任江西省浮梁县西湖乡中心小学教导主任,四年级班主任兼语文教师。 
夏老师扎根农村、默默耕耘,已经在农村教育战线上工作了26个春秋。他26年如一日,以校为家,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长期担任小学语文教师。他热爱学生,团结同事,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为农村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教育、教学成效显著,是当地老百姓心中的好教师。26年来,夏老师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 默默耕耘 不断钻研 “是党给了我美好的一切!”那是1991年的传统“小年”,整个村子到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氛围,唯独夏黎民老师家凄凉得可怕,屋内母亲那撕心裂肺的哭声响彻了整个小村庄,在西湖中学任教的父亲---一位年轻的父亲突然离世彻底改变了这个家庭的命运。好长一段时间,母亲才从笼罩的阴霾中镇静下来,残酷的现实生活让她不得不思考家庭的未来,两个孩子的前程该咋办?正当一筹莫展之时,从当时的“文教局”传来的一份文件,让这个不幸的家庭看到了曙光,看到了希望,刚刚初中毕业的夏黎民可以享受国家政策顶替父亲上岗。正是这份党和国家的好政策,1993年9月,17岁的夏黎民揣着报到介绍信,骑着单车独自来到了合源村的宗源教学点报到,从此踏上了农村小学教育的“三尺讲台”。从那时起,他就把人生的坐标定在了为教育献身的轨迹上。他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热爱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事业看得神圣无比。 
刚开始工作,由于工资微薄,平时还得帮助家人干些农活,维持生计。尽管很艰辛,但为了做好教师这项神圣的工作,他始终坚持不断地学习,坚持一边教学,一边不断提升自己,通过师范进修、参加自学考试、函授学习,取得了小学教师资格证,获得了大专、本科学历,真正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教师。26年来,从荻滩教学点到长源教学点、从桃墅完小到中心小学,从普通教师到中心小学教导主任,是一颗对农村教育持之以恒不悔的痴心,让他绽放了青春!26年来他坚持虚心学习老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向年轻教师学习怎样制作课件、怎样熟练操作电脑等现代教学手段,努力做一名新时代的合格的人民教师。他深知没有坚实、厚重的业务功底,没有准确的知识结构,没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就无法胜任太阳底下最光辉的教师这一职业。 他在教学中力争做到有清晰透彻的思路,耐心寻味的启发,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每一节课都成为精雕细琢的示范课。学校竞赛课、示范课、交流课到处都有他“冲锋陷阵”的身影,2006年在景德镇市第五届“中学理、生、化、小学科学学科教师三个一”竞赛活动中孤军奋战,斩获全能二等奖,2010年与余老师共同制作的教具《树皮拓片图案标本》获得第八届江西省自制教具三等奖,2011、2012连续两年在全县小学语文教师“春华秋实”杯课堂教学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多次承担两省三校教研交流授课任务,荣誉墙上映衬着他的灿烂笑容,这笑容来自于发自内心的自信、来自于一直来对初心的坚守! 细心关爱 耐心帮助 夏教师对学生的爱胜于父爱。因为老师对学生的这种细心的爱,是一种理性的爱,它能唤醒学生身上一切美好的东西,激发他们扬帆前进。夏老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练就了一双敏锐的眼睛、养成了一颗细微的心,能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问题、存在的异样,并能及时纠正、教育、培养,使之沿着健康的道路前行。在夏老师所在的班级里,爱始终洋溢着一股暖流,似一团和风细雨,感染着整个班级,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中。曾今的班级中有个女孩 ,她学习很差,从不敢在同学面前发言,是班里有名的“胆小生”。为了帮助她练习胆量,夏老师课上经常提问她一些很容易的问题,并且课下经常找她谈心,鼓励她。在晨读课中,总是有意让她带着大家朗读。渐渐地,语文课上的朗诵,她也能够大胆地走上台来。后来这位同学的成绩更是突飞猛进,在这届小学毕业班统考中,语文成绩名列全班第二。看着孩子们的成长,他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夏老师的细心关爱就像水一样载歌载舞,使班内的“鹅卵石”们日臻完美。 
这样的例子在夏老师身上很多很多,他时刻把德育工作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既教书又育人,使班上的孩子都能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教学无小事,育人需精心”。 恪尽职守 绽放光芒 任教26年来,夏老师始终默默耕耘在“三尺讲台”。他恪尽职守、任劳任怨。历年来,他所担任的学科在全乡组织的统考中总是名列前茅,他辅导的学生在省、市、县各级竞赛中多次获奖,2015年,在全县小学毕业统考中,他所任教的语文获得平均分第三名。他本人也先后多次荣获了学校“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导主任”、浮梁县“优秀班主任”、浮梁县“教学能手”、景德镇市“师德先进个人”等光荣称号,2016年并随浮梁县师德标兵先进事迹宣讲团在全县参加六场巡回演讲。 夏老师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用自己坚实的臂膀托起学生攀登新的高峰;甘愿化春蚕,用才能让知识与智慧延伸;甘愿当园丁,用爱心和汗水培育桃李芬芳。日复一日的平凡岁月,默默耕耘的无悔人生,他凭着对教育事业执着的追求和强烈的责任感,在“三尺讲台”上书写自己的完美人生,正如夏黎民老师所说:“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愿这颗璀璨的教育之星在农村教育战线上永远绽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