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十二届“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已于2019年5月27日结束,本次竞赛共有409所高校,5086队选手报名参赛。竞赛共评出全国一等奖167队(获奖比例4.8%),全国二等奖288队,全国三等奖882队。江西工程学院共派出13支队伍参赛,共获得全国一等奖一队(获奖学生为:李庆 卓晚清 荣侣),全国二等奖七队,全国三等奖五队,本次竞赛,江西省只有江西工程学院获得全国最多奖项的唯一高校,保持了江西工程学院在该赛事的一贯常胜记录。
据悉,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以下简称竞赛)是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工数学专委会主办的面向全国大学生的科技活动,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也将推动高校的教学改革与教育创新的进程。竞赛题目一般来源于电工、近代数学及经济管理等方面,经过适当的简化、加工的实际问题,主要包括:1.信息处理问题;2.控制理论及应用问题;3.运筹与决策问题;4.电路与电磁场理论相关问题。竞赛题目比较灵活,能够使参赛学生充分发挥其创造 能力。参赛者要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一篇包括模型的假设、建立和求解、算法的设计和计算机实现、结果的分析和检验、模型的改进等方面的论文(即答卷)。答卷的评定以假设的合理性、建模的创造性、结果的可行性和文字的清晰度为主要标准。
获得全国一等奖的2017级新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本科班卓晚清同学感动地说:“我们始终牢记学校倡导的‘三苦精神’。学校免费帮我们举办数学建模强化班,让我首次实现夺取全国一等奖的梦想。我很感恩学校给了我这么好的平台,同时邓昌瑞老师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励着我们敢于战胜一切困难,迎难而上。邓昌瑞老师诲人不倦的精神令人钦佩,他不辞劳苦,每个星期都会为大家布置写论文,并按时修改,指导大家综合训练。没有邓老师的无私艰苦付出,我们学校就不可能能够在今年的竞赛中获得那么多全国大奖!”
同为数学老师的同事聂水晶动情地说:“在高职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数学课程教学处于比较边缘化的大环境中,我们学校的数学课程能够保持现有的状态,邓昌瑞老师功不可没!他用事实说明了数学素养对于一个人才的成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正因为如此,江西工程学院的大多数毕业生才有了长足的后劲。学生要感谢他,我们这些老师也要感谢他。”(于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