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看中华时报 ·微博
   简体 | 繁体
 
 中华新闻网首页 >社会万象 > 教育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教育“心贴心”劳育课“不走样”
时间:2019/7/3 5:15:40      来源:中华新闻通讯社     作者:姚小英 胡乃雯 危婧雅

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指出:“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实践教育活动为依托,实现“理实一体,双轮驱动”,开创思政育人新篇章。

文化育人

明理入心,立德铸魂

文化育人是传统,新时代又给这一传统提供新课题。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紧扣时代脉搏,以线下讲堂和线上平台为载体,形成以文化为导向、以思政教育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文化育人格局。

学校重点搭建了三大思政讲堂——加载红船演播厅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中心”、“道德讲堂”。以三大讲堂为平台,讲授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广大师生牢固树立“四个自信”。

学校着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进一步创新学校理论宣讲平台。党委组建了“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讲师团”,聘任29位党支部书记、中层干部、思政教师作为讲师团首批讲师,以及一批学生骨干为主的“宣讲小能手”定期展开宣讲。中心的每一堂课都紧扣时代热点,辐射校园各大文化载体,配合“身边人讲身边的思政故事”,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贯穿到育人的每个环节。

浇花要浇根,育人要育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性地加载了“红船演播厅”环节,采用“微讲堂”、观影、观后感采访、微信线上分享“四部曲”模式积极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活动。“红船演播厅”每月双周四晚上开播,通过红色观影活动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其爱国意识。观影前10分钟“微讲堂”开讲,由“宣讲小能手”进行红色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讲,让学生了解影片的相关历史背景和意义,引导学生观影。观影结束后,校新媒体中心随机采访20位观影学生分享观影感悟,后期编辑将红色观影活动的精彩视频、正能量感悟做成微信进行分享,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和辐射面。学校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创新的做法多次被国家级别微信公众号“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推送发布。

立德树人重在知行合一。学校着力打造面向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中心”。自2018年10月底成立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中心”每月定期开讲,由党团干部主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与青年学生积极对话、讨论,引领青年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道德讲堂”历来是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自2009年3月开办“道德讲堂”以来,学校秉承“文化立校,文化强校,文化育人”的理念,以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的“四维德育”建设为目标,营造“积小德为大德,积小善为大善”的良好校风。同时,引导师生学经典、诵经典、品经典,通过“报道事实”“活动展示”“师生互动”等形式,把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达给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师生的思想情操。在2019年新版“道德讲堂”中,学校将道德情景融入教学,推出“汉服文化+传统礼仪”展演模式,使“心灵感应心灵”“以美德涵养美德”,在经典传承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入心,就必须让青年学生参与,就必须采用青年学生愿意接受的方式进行。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将“三大讲堂”精品授课内容以微博直播、微信推送等形式进行“移动式”思政教学:“面对面”引导学生摆问题、辨是非、讲道理,让学生在思想交流碰撞中辨明真理、升华认知;通过微博在线直播,实现“线连线”,促进信息技术与讲堂教学融合,提高课程的利用率和覆盖面;运用“网言网语”传递思想正能量,将真理、真相、真情的力量融入视觉语言,传送好思想量,达到思想教育的“心贴心”。

文化育人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正是在一次次的宣讲、互动、融入中,在一场场的报告、碰撞、理解中,学生们感受到鲜活的思想政治教育题材,他们开始入脑入心,开始理解践行,开始成为值得信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实践育人

求真务实,知行合一

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产生行动的力量。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开设劳育课、开展军训、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等实践性课程及活动,加强素质教育,让理论与实践成为一体,共同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党的十九大以来,尊重劳动、关心劳动者,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深入人心。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秉承“劳动育人”“思政育人”理念,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引导学生参与劳动、热爱劳动、勤于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为了让劳育课“不走样”,学校将劳育课纳入学生素质教育考核内容。在校生均需在大一下学期、大二上学期集中参加劳动教育课一周,每周劳育时间为周一至周六,每天7时30分、14时上岗参加劳动,劳育课达标方可毕业。劳育课上,学生用实际行动美化自己生活学习的校园,人人争当“校园美容师”。劳育课已经成为学校劳动育人的特色项目。

除了特色劳育课,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实践育人的新环节——新生军训。军训除了锻炼体格、锤炼意志,更创造性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军训全过程。除常规军事训练外,军训还融入“唱响军歌”、参观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感恩故事分享、感恩主题歌舞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军训教育活动,将体能训练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由于每年新生军训都正逢“中秋”佳节,新生第一次离开父母,远离家乡,感恩故事会的分享特别容易引起他们对父母的思念,对养育恩情的共鸣。分享活动将爱人、爱家、爱校、爱国统一起来,成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军训过程。

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活的重要内容,学校创新开展“三化”暑期社会实践育人模块,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实践中。“三化”是指实践的“专题化”“专业化”“专班化”。“专题化”是指立足服务于地方,选择六个社会热点作为专题开展实践活动;“专业化”是指二级学院根据专业特色,以专业知识开展对口领域服务,对接当地;“专班化”是指每支分队以团支部为班级落实责任。团支部书记任班长,配备专任思政教师做辅导员,将理论教学融入社会实践,狠抓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开展实践活动的同时融入时代主题。

社会实践“三化”模式的创新,打造了一支主题鲜明、专业精准、团队过硬的志愿者服务大队。多个实践团队荣获全国及全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学有所长、学以致用,用所学知识服务本地,帮扶落后地区,成为志愿者服务团队不变的“初心”。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实践中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以润物细无声的力量支撑着学生的每一步成长!

成绩斐然

春风化雨,爱满校园

春风能化雨,爱满校园间。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理实一体”的思政育人“双轮驱动模式”正焕发勃勃生机,一个个感人的好人好事、一个个鲜亮的品牌荣誉,生动地诠释着育人的斐然成绩。

学校近几年涌现出大量的“身边好人”事迹,有拾金不昧的好教师吴航标、江西好人榜“妈妈般的宿管阿姨——刘惠萍”、兢兢业业从事语文教学多年的好老师刘诏荡;有2012年为救落水学生牺牲的学生邹敏、2015年勇救落水老人的郭白云、2017年将装有6200元现金的钱包物归原主的余遐林、2017年将钱包送至失主学校的胡武军和王桢榜、2019年挺身救助生命垂危大叔的祝纹飞和王少伟。2019年1月,学校师生合力救助重病学生陈雪纲,通过现金、微信等方式捐款64000余元,谱写了一曲感人乐章。

学校以“党建+思政”的形式切实提升思政工作成效,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8年4月,机电工程学院党支部“传承红色基因,铸牢信念之魂”案例获得第二届全国高校“两学一做”支部风采展示活动教工党支部工作案例特色作品。学校的思政教学领域也是喜讯连连,捷报频传:刘丽萍荣获第四届全国职业院校教师微课大赛二等奖,张淼荣获第三届全国职业院校教师微课大赛三等奖,袁曦、黄艺雅分获2018年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三等奖等。

一个好人就是一面旗帜,一项荣誉就是一张名片。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好人好事不断涌现,向社会传递着青春正能量。这些好人事迹在宣传部门的策划下,通过校园媒体大力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对外树立学校良好育人形象。

教育强则国家强,人才兴则民族兴。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践行“经纬有序、德技双馨”的校训,用“理实一体”的思政育人“双轮驱动模式”打造思政育人新格局,铸就学校育人的崭新名片,为培养适应各行业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贡献力量。(姚小英 胡乃雯 危婧雅)

(稿件原载于2019年6月2日《中国教育报》)

责任编辑:CNA14
0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栏: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闻排行榜
1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教育“
2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第五届“双代
3 患者不是小白鼠,头顶上植发怎能容
4 反对外国粗暴干涉香港事务&nbs
5 文在寅:朝美领袖日前会晤 以实际
6 心中“引擎”永不灭
7 浏览回顾北京人艺剧目12:《白鹿
8 江西省玉山县横街镇举行文艺汇演活
9 青藏高原唐卡艺术展—走进阳春  
10 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谴责示威民众
中华新闻通讯社联繫电话: (大陆)18903072514 (香港)+852-56648468 投稿邮箱: nsj168@yeah.net  业务与投诉邮箱:8690494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