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王辉丹/台北报导】透过脑部造影技术,可看到植物人脑中讯号的变化,进一步判断与其对话过程的意识状态及反应,来了解患者意愿,该研究国外已在进行。台北医学大学人文暨社会科学院院长蓝亭昨日表示,该校大脑与意识研究中心近三年的临床试验发现,其中有十一位接受检查的植物人患者有很大的机会能透过脑部检测与家属沟通,并进而表达自己的想法。 蓝亭院长指出,评估了台湾约近一百五十名患者,其中约有六十人接受北医大团队检查,作为临床试验的一部分,研究团队发现植物人很可能都有意识,可以清醒感知周遭事物变化,包括透过眨眼等反应来回应问话,而这些患者都有很大的机会透过脑部造影技术,取得「病人自主权」。 蓝亭指出,透过脑部造影技术PET与fMRI,可看到植物人脑中特定区块的活跃程度,并进一步判别患者想表达的感受。该技术不仅提升照顾品质,未来甚至可能将「病人自主权」还给患者。 蓝亭表示,这项研究主要透过脑部中的运动辅助区与旁海马回的活化反应来判断病患的反应,而大脑的这两个区分别与运动及空间记忆相关,因此,研究会先尝试请病患想像特定的情境,共持续卅秒,例如「打网球」代表喜欢,想像「在家中来回走动」则代表不喜欢,当患者脑中想著打网球时,脑部中的运动辅助区会有活化反应,也代表了YES的反应。 反之,想像爬楼梯时,另一区块旁海马回会有活化反应,代表患者不喜欢,也就是NO的情绪,亲友透过这些变化可以了解到病患的需求及对照顾舒适度的反应。 目前,植物人苏醒计划面临需要更多捐助加入,才能顺利进行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