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看中华时报 ·微博
   简体 | 繁体
 
 中华新闻网首页 >社会万象 > 科技
 
“拥抱湾区·智造未来”--“宁波·绍兴周”智能制造专题活动启幕
时间:2019/6/20 11:18:51      来源:中华新闻通讯社     作者:李海良

【中华时报/中华新闻通讯社浙江宁波讯】(记者李海良 通讯员:尉辉煜 寿海峰) 6月19日上午,“宁波·绍兴周”重要活动之一的智能制造专题活动在宁波泛太平洋酒店举行。国内智能制造专家学者、智能制造工程服务商以及宁绍两地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工程服务商代表、在甬商会代表、新闻媒体代表共500余人,齐聚美丽的甬江之畔,“绍兴智造”建言献策,共话智造新机遇,共谋智造新篇章,共拓智能制造新蓝海。

 

微信图片_20190620135107_副本.jpg


宁波是长三角一体化重要支点城市和传统制造业大市,绍兴是全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唯一的综合试点城市。本次活动以“拥抱湾区·智造未来”为主题,旨在客观反映绍兴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试点以来的阶段性成果,全面推广智能制造“新昌模式”;通过宁绍两地企业合作交流,共同探讨未来智能制造主攻方向和战略路径,加快推动甬绍两地协同建设世界级制造业产业集群,共同打造大湾区核心区和长三角金南翼。

 

微信图片_20190620135122_副本.jpg


本次活动内容丰富,载体新颖,充分体现了互动元素、融合元素。在首先进行的致辞环节,绍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邵全卯致辞。随后,进行了签约发布仪式。绍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胡小君发布绍兴市智能化改造三年行动计划;浙江佶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智能制造工程服务商与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10项合作协议;宁波市智能制造示范企业——雅戈尔集团智能制造总指挥徐士利介绍智能制造先进经验;绍兴市新昌县委常委裘武宏推介智能制造“新昌模式”;绍兴各区、县(市)政府交流智能化改造最新进展并进行展示。在最后的主旨演讲环节浙江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主任毛光烈,中国机械科学研究院原副总工程师冯泽舟分别作《产业互联网的基本模型》、《企业的智能制造之路》主题演讲。

 

此外,活动现场还专门开辟出了将近400平方的智能制造展区,以“实物+展板”形式,集中展示绍兴市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阶段性成果,涉及5G技术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APP、机器换人、智能家居等多个领域,佶福科技、康立科技、 轻纺城大数据中心等重点企业参展,受到与会者的高度关注和评价。

 

微信图片_20190620135057_副本.jpg


智能化改造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也是融入大湾区实现一体化的重要抓手。近年来,绍兴市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机遇,牢牢把握浙江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综合试点契机,以“分行业改造+云平台服务”为主打模式,启动实施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动“绍兴制造”向“绍兴智造”跃升,涌现了一批可复制、可借鉴、可示范、可推广且卓有成效的智造新模式,加速引领传统产业蝶变和实体经济腾飞。

 

微信图片_20190620135113_副本.jpg


据记者了解,目前绍兴全市重点传统产业已实现智能化改造全覆盖,规模以上企业智能化改造率达约50%,企业装备数控化率达50%以上,机器联网率达30%以上。2018年,绍兴市共有391项项目列入浙江省重点技术改造项目,88项项目列入省“四个百项”重点技术改造示范项目(数量居全省第一),在役工业机器人近万台;全市数字经济核心增加值144.9亿元,同比增长16.1%;两化融合指数突破83,其中新昌县工业应用指数全省第一;企业上云数量累计超过2.6万家,国家、省、市三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加速成型,4家企业建有国家级智能化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实验室,6家平台入选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5家企业列入市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名单。新昌县先行先试推进轴承行业智能化改造,通过采用“总承包服务+免费用体验+平台化服务”的模式,为量大面广的中小微轴承企业量身定制智能化改造整体解决方案,取得显著成效,智能制造“新昌模式”成为全国改革样板,为传统产业智能升级提供了路径探索和有益实践。

 

微信图片_20190620135128_副本.jpg


根据《绍兴市传统产业智能化三年改造计划》要求,通过组织实施重点行业智能升级、智能项目建设引领、智能制造强基固本和集成服务生态优化四大行动,力争三年内全市纺织、印染、化工、机械等13个传统产业领域777家具备条件的规上企业全面完成智能化改造达标,其中2019年完成251家规上企业的智能化改造任务。重点实施智能化改造“十百千”工程,力争到2021年,全市创建符合工信部标准化要求的智能工厂 10 家、打造智能制造示范车间 100 个、推进生产线智能化改造项目 1000 个以上。通过设备互联、数据互换、过程互动、产业互融,企业装备数控化率达到 60%以上,机器联网率达到 40%以上,机器人密度达到 200 台/万人以上,基本确立“企业数字化制造、行业平台化服务”的新发展体系。(文中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责任编辑:宇
0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栏: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闻排行榜
1 沙特记者惨死与王储有关联&nbs
2 “紫砂九隽”在中国美术馆展示中国
3 绍兴融入大湾区现代产业布局--“
4 “拥抱湾区·智造未来”--“宁波
5 “甬”动绍兴,共赢发展--“活力
6 浮梁县供电公司开展廉政教育主题活
7 皇家阿斯科特马会盛大开赛
8 第十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在伦敦举行
9 建国70年中国教育实力突飞猛进学
10 皇家阿斯科特赛场上最勇武的骑士和
中华新闻通讯社联繫电话: (大陆)18903072514 (香港)+852-56648468 投稿邮箱: nsj168@yeah.net  业务与投诉邮箱:8690494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