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輝丹/台北報導】國際期刊《總體環境科學》近日刊登一項由台灣大學醫學院等研究團隊完成的研究結果顯示,高溫可能會增加憂鬱風險,一旦氣溫高於廿三度,每增加一度,重度憂鬱發病風險將增加百分之七,研究還發現居住在年均溫約廿點三度到廿三度的人,罹患重度憂鬱症的風險最低,有關專家提醒,應正視氣候暖化對人健康的影響,並研議長期性的因應策略。
該研究團隊使用台灣中央氣象局資料來瞭解二○○三年至二○一三年間台灣各鄉鎮的平均溫度、日照與降雨量,接著透過健保資料庫找出原本沒有重度憂鬱症的九十四萬五千多人,並觀察這群人在這段期間的發病情形。
這十一年間累計有九千七百多人新確診為重度憂鬱症,罹患率為每年百分之一點零三;研究團隊以統計方法校正年齡、性別、健保投保金額等三項可能影響發病的因子,再加以分析。
結果顯示,年均溫在廿點三度到廿三度的地區,民眾罹患重度憂鬱症的風險最低。年均溫小於廿度的地區,雖然罹病風險提升,但提升幅度不具統計上的顯著意義;而年均溫高於廿三度的地區,每升高一度就增加百分之七的發病風險,尤以六十五歲以上長者更易受影響,年均溫每升高一度,男性長者與女性長者分別增加百分之十八與百分之十四的發病風險,而發病率最高的鄉鎮幾乎都在年均溫最高的中南部平原、東部沿海與台北市等地區,其十一年累積發病率很多在百分之十六以上,比起全台平均十一年累積發病的百分之十一高出一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