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江西工程学院教务处传来喜讯,学校报考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有78人,其中32人成功被录取,本校硕士研究生报考录取率为41.02%,远高于全国18.41%平均水平,创学校历史新高。令人振奋的是已有6名优秀学子成功录取了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南昌大学(计算机与互联网学院刘堂恕)、贵州大学(智能制造工程学院曾育仁)、长安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熊琦)、安徽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朱文龙)、西南大学(新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李欣)和辽宁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王子伟),令人惊羡的是李欣同学以406高分被西南大学录取,周璐同学以396高分被浙江工业大学录取! 


“学霸赛场”是怎样炼成的?考研过程中又有哪些窍门呢?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故事吧! 来自全国各地的32名学子,有着相同的兴趣爱好,踊跃加入各类协会,积极参加全国创新创业大赛,在赛场上,他们敢于与其他国家重点大学同台竞技、同台领奖,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铸就成功的辉煌;他们乐于参加学校“第二课堂”活动,张扬个性,绽放青春风采;在生活中,与其他普通学生一样,他们勤于钻研、乐观进取、办事高效,酷爱听音乐、逛书吧、看电影;在备考过程中感觉压力大时,都喜欢通过跑步、唱歌来缓解压力,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他们亲如姐妹,相互鼓励,相互支持,不顾严寒酷暑,与一切困难作坚决的斗争;他们感恩学校,感恩导师,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让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实现心中的考研梦。 

学霸有话说:“江工精神”激励学霸超越梦想 所谓江工精神指的是几十年来江工人立学、办学、求学、治学的价值追求。学校始终坚持“三个面向”培养人才,即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养人才,面向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培养人才,面向“互联网+”行动计划培养人才,鲜明的办学模式为人才培养明确了方向。 学校创建了“三大品牌”工程——强化思想引领,坚持立德树人;强化过程管理,坚持实践育人;培育特色品牌,凸显文化育人。学校继承和发扬了江工特有的“三苦精神”,即学校苦抓、教师苦教、学生苦学。所以涌现了江工学霸辈出的现象,背后凝聚了学校师生无数的艰辛汗水。 李欣 
李欣:来自四川资阳。两年考研,经历不同,感受不同,收获不同。第一次,过程愉快充实,收获的是经验和友谊。我会永远记得103那一群可爱的战友以及我们在A栋各个角落背书的身影,感谢一路来研友给我的陪伴。第二次,过程艰辛孤独,收获的是勇气和智慧。我会永远记得自己一个人往返于家和图书馆之间的道路上,一个人在走廊上背书的身影。关于考研,我想说:“江工精神”激励自己永不言败,只要生命还在,梦想不可或缺,说不定就实现了呢? 朱文龙 
朱文龙:来自山东省菏泽,2015级电子(2)班的学生。2015年高考后,在网上了解了江工的发展状况和综合实力,和众多的江工学子们一样,对江工这一切的新鲜事物都产生了浓厚兴趣,从众多高校选择中,相比之下,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这所大学。而如今事实证明当初的选择是非常明智的,四年来,“江工精神”激励着自己勇往直前,看见一批批学长成功考研,希望自己也与他们一样实现考研梦,通过大家的帮助,我终于金榜题名了,庆幸的是被国家重点大学——安徽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录取,可以说是我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转折点。 王子伟 
王子伟:来自2015级电子(1)班,考取了辽宁大学(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当初报考江工时,我看中的是江工的龙头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于是我毅然选择报考了江工,从此与江工结下了4年的不解之缘。当初选择考研的计划是在报名参加数学建模竞赛之后,那时还在上大一的时候,想借此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以及积累一些比赛经验。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完全正确的,建模团队的邓昌瑞、周小红等老师的尽职尽责,知识渊博,他们的培养方式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在暑假前,邓昌瑞等导师给我们补习高数、概率论与线性代数为我们考研数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暑假中的补习更是锻炼了我们不怕吃苦的优良品质。最让我印象深刻且非常感动的一件事,是暑假的一天下午,董事长杨名权冒着炎炎烈日的酷暑亲自爬上六楼来看望我们。看着他满头大汗地为我们加油打气,我真的感觉出了可爱可敬的校领导那份良苦用心,自己内心也更加坚定要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学校。 刘堂恕 
刘堂恕:来自江西九江,是计算机与互联网学院2015级网络工程班学生。2015年高考后,在网上了解了江工的发展事迹,我觉得这是一所不断进取、催人奋进的学校,于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她。而事实证明当初的选择是非常正确的,四年来,在江工的培养下,自己付出了许多也收获了许多,特别是今年被南昌大学——江西省内唯一一所211大学,计算机技术专业拟录取,是我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转折点。 2018年3月份时,我还是一个数学连极限都不会求,专业课一点都不懂的菜鸟。在这种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正是“江工精神”不断激励自己,别人能成功,自己照样能成功,经过自己9个月的努力,我终于被国家重点大学成功录取。这里我想鼓励各位有志考研的学弟、学妹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不要因为自己暂时的基础差而不敢去考研,不敢去报自己理想的学校。这里我送给学弟、学妹一句话,也是自己的座右铭“相信时间的力量,相信积累的力量”。 曾育仁 
曾育仁:来自江西赣州,为人谦逊平和,2015年高考考入江工后,和众多的江工学子们一样,对江工这一切的新鲜事物都产生了浓厚兴趣,“在江工这个大家庭里面,尤其在这四年的求学生涯中,江工见证了我的成长,可以说江工是我的第二故乡! 在江工很多小事总是能够动人心弦,冬日宿舍里偶尔来不及烧热水时,宿管人员却先将自己热水壶给我们使用,我想冬日里没有什么比这更温暖人了。心情焦躁时,室友陈吉春却会很耐心的与我沟通疏导,让我重拾信心。在江工,你给江工一个怎样的姿态,江工将给你一个怎样的成长惊喜,在江工也正是一群拥有着梦想,怀揣着想去改变自己的人!在这里我想对你们说的是,多些尝试,少些理由!‘世事岂有难易乎,为之,则难之亦易;不为,则易之亦难矣!’孙中山也这么讲过,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心信其不行,则反掌折枝之易,亦无收效之期!在大学里也是如此。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熊琦 
熊琦,来自江西南昌,即将毕业于江西工程学院。在江工的培养下,自己在这四年来收获了太多感动。最大的收获即出现在了长安大学研究生的拟录取名单中。感谢江工这么好的一个平台,感谢老师们对我的帮助与鼓励,让自己实现梦想又近了一步。大学四年里,在江工的学习氛围中,自己能接触更多人和更多有趣的事情,而这些事也事自己一直在努力寻找的,在这里,我找到了如何去实现做自己的价值。而我自己是一个性格开朗,不喜欢去限制自己的奋进90后。 生活不是你所想象的那么艰难,只有不断的向前才能走得更远,不要担心此刻迈出的步伐太小,因为当它一点一滴的聚集起来,到时候你连自己都不敢去相信自己......请珍惜你们的每一次成果,去敬畏每一个不放弃的人,因为每一次的进步都是你们的成就,尽管它很渺小。 大学四年的学习,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服务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现在渐渐明白,大学,过的是一个极强自我约束能力的生活,要想同站在五彩聚光灯下的人一样,你必须去脚踏实地的走好自己的每一个脚印。我始终坚信,你踏踏实实的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你必不会后悔。只有你更加优秀,才配的起你自己的人生。我的座右铭是:功不唐捐,玉汝于成。 周璐 
周璐:女,江西南昌市人,系一名2015级网络工程专业班级的学生,报考方向为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在2019年硕士研究生考试中,我以初试成绩总分396分(总分500分)幸运地夺得了全校桂冠(应届毕业生)。 时光如梭,在江工知识神圣殿堂里煎一般地飞逝的时间,给我充实并以快乐,仔细盘算,徜徉研究生辅导班知识乐园近两年时光了,教师的谆谆教诲,学子的秉烛夜游,寒来暑往的坚持,领导悉心的关怀,放飞青春的梦想......那一幕幕奋斗不止的情形和艰辛汗水的往事历历在目,是“江工精神”不断激励我,让我成就梦想,是江工给我美好未来。 如果你是小草,学校就是你的地。如果你是小鸟,大学就是你的天空。如果你是一条鱼,江工就是你的大海。尽管你可以不是一个诗人,但应该有诗一般的情怀,有人说,离开了单位,你什么都不是,我敢说,离开了江工,你什么梦想都难于实现。学校开设了研究生辅导班,安排优秀教师针对考研(数学、英语、政治)三门课程进行全面辅导,并全程免费。同时开设了专门的考研自习室,供学生课余时间学习,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为所有考生在寒、暑假安排免费住宿,同时为了科技园校区考研学生到三校学习方便和安全性考虑,专门在三校园安排了临时宿舍。这些优越的条件,给大家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六月风吹枇杷果黄 又一年夏日又一群学子 看这一波学霸 你被“圈粉”了吗? 风华正茂处看豪杰纷出, 青春正当时且待观来夏! (整理编辑:于永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