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輝丹/台北報導】黃精屬於百合科植物,性味甘平,主歸脾、腎兩髒,為氣陰雙補之品,是平補脾、腎氣陰的良藥,用於陰虛肺燥,乾咳少痰,以及肺腎陰虛的勞嗽久咳等,對延緩衰老,改善脾、腎不足有一定療效。畢業於北京大學醫學部,從事中醫藥廿年的開業主治醫師徐超群昨日推薦兩款黃精藥膳食譜,好消化,不上火,不滋膩,適合生活節奏緊張的現代人。
1.首款建議先將卅克黃精煎水取汁,再放入一百克粳米煮熟成粥狀,再加適量冰糖服食,該款黃精粳米粥藥膳適用於陰虛肺燥、咳嗽咽幹、脾胃虛弱。
2.另一款黃精藥膳為黨參黃精豬肚,需準備黨參、黃精各卅克、山藥六十克、橘皮十五克、糯米一百五十克、豬胃一個。先豬胃洗淨,黨參、黃精煎水取汁,橘皮切細粒,加鹽、薑、花椒少許,一併與糯米拌勻,裝入豬胃,紮緊兩端,放置碗中蒸熟服食,適用於脾胃虛弱、少食便溏、消瘦乏力。
徐超群說,黃精在大陸分佈有卅一種。作為中藥使用的主要是滇黃精、黃精、多花黃精,以多花黃精(薑形黃精)的品質最佳。以塊大、色黃、斷面透明狀,質潤澤、味甜為佳品。單吃的話,最好是經過九篜九曬製成的九制黃精。黃精經歷過九蒸九曬就可以填補腎精,起到填精益髓的效果。據名醫蒲輔周的經驗,久服有促進腦功能恢復的作用。徐超群提醒,黃精屬於滋潤型的藥,每次吃的時候不建議吃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