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輝丹/新北報導】重度憂鬱症所造成的失能至2030年時,將會是所有疾病中的第一位;令人擔心的是「自殺」併發症與日俱增,特別是雙極性憂鬱症(躁鬱症之憂鬱期),其憂鬱症狀更難治療,自殺成功率更高。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蘇東平昨日表示,重複經顱磁刺激術(rTMS)可治療憂鬱症,但屬於自費項目,價格高,一期約五萬。
蘇東平說明,重複經顱刺激rTMS在國際上已有多年的實證醫學證據支持其對於憂鬱症的有效性,衛福部食藥署去年也已通過認可。該技術是為一種非侵入性、不需要麻醉、不用住院,及非常安全的治療。
其根據Faraday之法拉第定律———電生磁、磁生電原理,通電後將刺激線圈置於腦部左邊外背側的前額葉區,由此產生磁波,此磁波在經過頭殼將脈衝送至腦皮質上,誘發出一個微小電波來重複刺激並活化功能低下之外背側腦區。
此神經細胞受到活化後繼而循腦迴路傳至前扣帶迴,甚至向下至海馬迴及杏仁核,可以將此與管理情緒調節之腦區再活化塑化,因而下降其憂鬱症狀。
蘇東平表示,重複經顱磁刺激術憂鬱患者每次治療需約三十分鐘左右,新式的十分鐘左右,經過連續兩週治療後,約有五到六成患者情緒改善一半以上。一般而言,連續四週治療後,情緒改善的反應會來得更為理想。因該技術是藉由機器探頭的電圈引起磁場產生電流,活化功能下降的腦細胞,有部分病患可能會產生短暫性輕微頭暈、頭痛、眼睛痠、疲勞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