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輝丹/新北報導】「ASST減敏療法」研究論文顯示,約有七成的患者有顯著效果,只要抽取患者血液,經由特殊萃取技術,取得過敏原血清後,再打回體內,讓自體免疫系統熟悉抗體原以降低免疫反應,此療程需一週施打一次,連續六至八次可獲得改善。皮膚科專科醫師林政緯昨日表示,ASST減敏療法不用吃藥,可有效調理蕁麻疹。 林政緯說,引起蕁麻疹過敏原非常的多,最常見的是食物和藥物,其它如花粉、灰塵、蟲咬、寵物毛髮及皮屑或黴菌等,都可能使特殊體質的人產生蕁麻疹,其他少見的原因還包括有寄生蟲、細菌、病毒的感染或一些內在疾病,如惡性腫瘤等,也都可能引起蕁麻疹。另外物理性的刺激,如陽光曝曬、遇到過冷或過熱的天氣,或體內賀爾蒙的變化,都可能會誘發蕁麻疹。無關乎年齡,約一成五到兩成的人終其一生至少有一次蕁麻疹的經驗,發生的部位也是全身任何地方都有可能。 林政緯表示,急性蕁麻疹發作時,大部分很難查覺確切的原因,故一般都是採症狀治療,且多數人在藥物治療後幾天或數周就會痊癒。而藥物治療以抗組織胺為主,但依每個人症狀嚴重程度不同,也可能會搭配類固醇使用。 慢性蕁麻疹的患者主要是找出過敏原為主,在日常生活中避開過敏物質,幫助免疫系統穩定才是治本的方法。想找出過敏原,可以做日常生活飲食記錄,或者抽血檢驗,若無法找出過敏原,也可以透過藥物調理。若擔心長期藥物治療有副作用、或者藥物治療無效者,可採用「ASST減敏療法」。 林政緯提醒,不論採用任何治療方式,都建議搭配照光療法,能有助於皮膚狀況穩定,減少藥物使用,縮短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