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通讯社浙江杭州讯】(记者:李海良 通讯员:尉辉煜) 为反映绍兴市破题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以来的阶段性成果,借助长三角一体化重要支点城市杭州这个平台,探讨、勾勒和对接数字经济未来发展的愿景,加快接续新动能,助力绍兴高质量发展,4月29日,“数领绍兴·拥抱蓝海”---数字经济专题活动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本次活动邀请了省经信厅及全省各地市经信部门领导,国内外数字经济专家学者,国内知名云平台服务商,绍兴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企业,省级及以上开发区负责人,在绍金融机构代表,有关行业协会、各地绍兴商会负责人,杭州、绍兴数字企业代表等。600余位专家学者、政府领导、行业大咖及企业家代表齐聚美丽的钱塘江畔,对绍兴数字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共话数字经济发展之道,共谋数字经济发展新篇,共拓数字经济新蓝海。
活动共分三个议程。第一部分是签约发布,绍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邵全卯、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总工程师厉敏、浙江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主任毛光烈分别致辞;绍兴市数字经济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并进行了授牌,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纯、浙江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主任毛光烈等30名专家受聘;绍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何坚刚发布镜湖新区5G试验网布局规划、绍兴市传统产业智能制造三年行动、绍兴市首批市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名单;越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郑华对绍兴市集成电路小镇开展招商推介。第二部分是主旨演讲,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刘松,美国先科电子(Semtech)公司AE 经理、技术专家布雷斯•派拉特分别作《经济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迈向智能化的数字经济》和《物联网Lora技术发展及创新应用》主题演讲。第三部分是圆桌论坛,中赛迪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安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研究员李燕,浙江工业大学教授王万良,阿里云物联网院长孟凡光,浙江轻纺城集团公司纺织产业大数据中心主任、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印染大脑开发者张晓明围绕“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不同视角的探索与思考”主题深入探讨,为推进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建言献策。
数字经济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产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融杭发展的重要“加速器”。绍兴市牢牢把握数字经济变革的新机遇,以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省级试点为契机,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加快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进程,启动实施传统产业智能化三年改造计划,大力推进“万家企业上云”行动,全面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各项工作,形成了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传统产业加快转型的良好局面,收获了可喜的数字“红利”。2018年,绍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增加值144.9亿元,同比增长16.1%;两化融合指数突破83,其中新昌县工业应用指数全省第一;在役工业机器人8938台,企业上云数量累计超过2.6万家,2家行业云平台入选全省示范试点,6家平台评为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化制造、平台化服务”的“新昌模式”为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提供样板,上虞e游小镇、越城区集成电路小镇等特色小镇加快崛起,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在杭绍同城化、一体化时代,绍兴市将聚焦高质量、聚力一体化,抓住融杭发展的新契机,完善产业与应用互促共进、技术与人才紧密衔接、制度与环境相互协调的数字经济生态系统,加快推动与杭州数字经济发展的产业协同、技术合作、人才互动、基础共享。力争到2022年,绍兴全市数字经济增加值较2017年翻一番,达到3300亿元以上,“企业上云”累计突破4万家,在役工业机器人达到1.5万台,5G用户普及率达到70%,创建成为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集成电路产业园示范区、全省5G工业应用示范区。(袁云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