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搬罾、荆溪片区的规划,且不说对科学创新、功能齐全、前瞻性强、起点定位高等方面的要务重视,谨就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拙见,予以批评。

第一、高度重视文物史迹和有一定年限(40年以上)的建构筑物的保护,突出彰显文化置于城市中的地位和形象
这个片区,历史建筑,文化古迹遗址较多,相关单位或部门,应宜牵头组织文史人员、建筑专家、历史文化爱好者等人士挖掘、搜集、调研拟开发片区土地上的风土人情、故事传说、历史事件、冢墓群落、古树名木和自然森林等,对照国家法律法规、人文自然风光、乡风民俗,地方特色,进行甄别分析研究,作出是否予以庇护珍惜,修缉完善,拆除重建的方案,供决策者们参考。
建议市政协引领发起设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自愿者协会,捍卫祖先留下的辛勤劳动成果和智慧结晶。

第二、遵循山水田园的自然格局,顺势布置建构筑物及相关功能,让自然与现代文明有机融合
山水草木,如人身体发肤,不宜随意去挖山平沟,毁林填溪,力图保留重要的自然山川,悠远流趟的溪水沟壑,与城市风景园林绿化交融。
沿嘉陵江岸,布置湿地长廊;对自然河流进行文明治理,河岸尽量不要用砼来进行筑堤防洪,而用树木花草固土。这样,既可增加河水的自净能力,又提高绿化覆盖率,还能让环境更加美丽优化。
在规划创意设计理念中,保持主要的自然风貌,顺坡地布置构建筑物,遇洼地设置塘堰湖泊,逢山涯开凿道路,不能布置建构筑物的地方,留绿化。
第三、力求保护和提升好搬罾镇现有形态,让城市连接小镇,让小镇融入田园,让城市、小镇、田园沁入诗意画卷
搬罾镇的各类建构筑物、道路绿化、树木花草、山水田园、羊肠小道、田埂土坎,都应得到呵护保留,出台法律法规规定予以保护,以此为人们留下历史记忆。在现有的基础上,发挥高超的智慧,把建筑文明和历史文化延续下去。我们既是祖先的后代,我们又是后代的祖先,我们要作好敬祖睦宗的孝贤和后代的模范。

第四、城市轻轨线路规划有待审慎考虑和论证研究,凡事以人性化理念思考问题为上乘
城市轻轨的功能,主要是解决城市街面交通拥堵的压力。然而,其对土地和空间资源的占有,沿途商业盈亏和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视觉环境的污染,城市形象的浸染等方面,世人皆知。
世界上除重庆等极个别城市无法修建地铁外,均未鼓励发展轻轨。
有鉴于此,根据果城地型地貌特征,建议将规划轻轨转为设置地铁。
至于地面高差问题,设计师可以化解:其一,地铁线路本身就可以允许一定坡度;第二,地铁可以深埋地下,俄罗斯地铁深度达200米,还兼防空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