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通讯社讯】(记者:李海良 )王淑东是浦江东洲水晶有限公司董事长,一位白手起家的成功创业者。和许多70后一样,乘着改革开放强大的东风,王淑东抓住发展机遇,实现了个人价值的卓越提升,但和很多人不一样的是,20多年来,他始终坚守水晶行业,正是这股心无旁骛、持之以恒的专注,让王淑东创建的东洲水晶在浦江水晶行业全面洗牌后突出重围,实现转型升级新发展。
见证浦江水晶行业崛起的少年
30年前,水晶产业在王淑东的老家虞宅乡落地生根,那时的他还是名中学生,经常在节假日帮母亲做一些刻面加工,赚钱补贴家用,“做一个月水晶珠子打磨抵过养一年猪的收入”他笑着说,中专毕业后,王淑东毫不犹豫地投身水晶行业,开始创业。
从1996年到2004年,企业虽然有一些发展,但由于缺乏管理能力,一直是小打小闹。这个过程中,王淑东逐渐意识到企业发展不能一味追求量的扩张,更重要是质的提升,2004年下半年开始,他大刀阔斧从外引进高端宝石机械设备,技术和管理人才,开始二次创业,05年企业员工达到150多人,09年东洲水晶正式落户浦江开发区,王淑东的创业之路逐步取得成功。
青年“危机”,是随波逐流还是迎风起航?
水晶产业在浦江经历了30年的蓬勃发展,成为支柱型产业的同时也带给浦江环境沉重一击。2013年,浙江在浦江打响全面治水第一枪,面对时代巨浪,是随波逐流还是迎风起航?王淑东再一次选择了后者,“转型不是转行,而是向更高目标努力。”
王淑东相信挑战永远伴随着机遇。这一次,他以水晶产业整治为契机,制定公司品牌发展目标,加大机械设备投入,加大技术研发力度,紧抓企业创新管理,通过完善污水、废气、粉尘处置设备,实现污水“零排放”,环保生产全达标;通过引进“机器换人”,实现从手工加工到自动化加工的跨越;通过产业链延伸,实现生产饰品配件到成品的扩展。东洲水晶发展完成质的跨越,彻底颠覆了传统水晶工厂脏乱差的概念。
不惑之年奏响“企业发展狂想曲”
从1996年创业,到2004年引进高端设备,再到2009年创立品牌,2019年的东洲水晶已完成企业从“1.0”纯手工打磨到“4.0”智能化切割的转型升级。但是,升级“ERP”系统建立机联网,创新“工业+旅游+互联网”销售模式,王淑东的“企业发展狂想曲”从未停步。
“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学工匠专注坚守的‘精神’,一辈子只做水晶,但浦江水晶产业的发展需要不断淘汰落后、更新进步,作为浦江水晶行业中的一员,不断探索创新,安心发展企业是我正在做并将一直做的事。”这是王淑东对自己理解中“工匠精神”的阐述,更是“工匠精神”在企业家身上最深刻的诠释。(文中图片由浦江经济开发区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