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这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底气。戏曲艺术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
3月20日下午,江西工程学院外国留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体验活动之“走进中国地方戏曲艺术——新余花鼓戏”在校园文化中心活动室隆重上演。来自巴基斯坦、坦桑尼亚、赞比亚、埃塞俄比亚、加纳等外国的留学生上了一堂生动活泼的传统文化体验课程——花鼓戏《孙成打酒》。应邀新余市采茶歌剧院副院长周博波、新余市花鼓戏传承名家代表张志刚、胡顺莲、刘奇珍等老师参与了现场指导。
《孙成打酒》剧本描写皮匠邹三吉因贫久鳏,与徒弟孙成相依为命。酒店主张氏与女桂英,家无男丁,度日艰苦。孙成因打酒同桂英产生爱情,双方长辈虽赞同他们结合,但无论男赘、女嫁,必使一方老人孤独无依。最后,这对青年恋人撮合双方长辈也结成终身伴侣,两家合一家,得到皆大欢喜的结局。戏剧突出了劳动人民的纯朴、憨厚、幽默,以及他们之间的同情和友爱,生活气息浓郁,喜剧风格鲜明,洋溢着劳动人民乐观、健康的生活情趣。描写孙成与桂英谈情说爱,刻画出小儿女的一派天真的情态。
该剧在保留传统元素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的新时代幸福美好的故事情节以及独特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兼具“老味与新意”,实现了剧目的传承与剧种风格的彰显。台下中外大学生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活动结束后,留学生们意犹未尽,在漫步春天的校园中继续谈论着戏剧中的人物和情节。
除了欣赏戏曲艺术家表演外,青年戏曲舞蹈教师刘红艳、杨丽、朱佩萱在现场还为在场所有的大学生详细讲解——关于戏曲的角色区分和服装装扮 ;戏曲步伐练习——戏曲的“圆场”“小碎步”“矮子不”等步伐 ;戏曲身段练习——戏曲身韵,提筋手,虎口手等;戏曲唱腔学习——《孙成打酒》的小片段进行唱腔学习;戏曲服装讲解——艺术家自行带着服装进行展示,其中有小花旦、青衣、武生、老旦、衙役龙套等服装。现场的表演与互动,让同学们零距离感受戏曲的特色魅力,一招一式令中外大学生们频频叫好,赞不绝口。
来自巴基斯坦faheem自豪地说:“中国的戏剧文化特别有魅力,学校组织这个活动,让我开阔了视野,在中国,我感到非常幸福,艺术家们表演的动作很优美,唱腔很动听,我们学得很开心。”
江西工程学院开展中国地方戏曲艺术----新余花鼓戏进校园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学校生活,而且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了学生热爱传统文化,推动传统传承发展,架起了中外友谊的桥梁。同时也让广大学生充分了解文化、感受魅力,激发学生热爱中国文化的美好情感,进一步加强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和发展。(李思源)